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六月五章赏析

六月五章

明 · 王守仁
六月凄风,七月暑雨。
倏雨倏寒,道修以阻。
允允君子,迪尔寝兴。
毋沾尔行,国步斯频。
哀此下民,靡届靡极。
不有老成,其何能国。
吁嗟老成,独遗典刑。
若屋之倾,尚支其楹。
心之忧矣,言靡有所。
如彼喑人,食荼与苦。
依依长谷,言采其芝。
人各有时,我归孔时。
昔彼叔季,沉湎以逞。
耄集以咨,我人自靖。
允允君子,淑慎尔则。
靡曰休止,民何于极。
日月其逝,如彼沧浪。
南北其望,如彼参商。
允允君子,毋沾尔行。
如日之升,以曷不光。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思想家、文学家王守仁所作的《六月五章》中的第五章。诗中描绘了六月的凄风和七月的暑雨,以及随之而来的骤雨和寒冷,形象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多变无常。接着,诗人将这种自然界的变幻类比为社会道路的曲折艰难,表达了对君子的期望与赞美。

“允允君子,迪尔寝兴”,赞扬君子能够引领众人,无论何时都能保持清醒和勤奋。“毋沾尔行,国步斯频”,告诫人们不要因一时的诱惑而迷失方向,国家的道路需要稳健前行。“哀此下民,靡届靡极”,表达了对普通百姓生活的深切同情,感叹他们生活艰辛,没有尽头。

“不有老成,其何能国”强调了经验丰富的老成之人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性。“吁嗟老成,独遗典刑”,感叹老成之人虽少,但他们的智慧和道德准则却如同国家的支柱。“若屋之倾,尚支其楹”,比喻即使在国家危难之时,老成之人的智慧也能支撑起国家的脊梁。

后半部分,诗人以日月、南北、参商等自然现象为喻,进一步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世间的距离,强调了君子行为的重要性,以及其对社会的光明前景的期待。“如日之升,以曷不光”,希望君子的行为如同初升的太阳,照亮前方,使社会充满光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比喻,深刻反映了诗人对社会、人生以及道德价值的思考,体现了王守仁作为儒家学者的深厚人文关怀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