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寅仲冬七日醉书梅山弟家
宋 · 陈著
我来不为一醉期,忽焉一醉留者谁。
山川无言岂有意,阴与造物昌吾诗。
吾诗不受世促迫,亦不肯与人谐嬉。
鸢飞戾天鱼跃渊,动笔自有风月随。
我欲写时君莫问,君欲问时我不知。
此时此意有此乐,梅山□梅花开时,为我痛饮而读之。
山川无言岂有意,阴与造物昌吾诗。
吾诗不受世促迫,亦不肯与人谐嬉。
鸢飞戾天鱼跃渊,动笔自有风月随。
我欲写时君莫问,君欲问时我不知。
此时此意有此乐,梅山□梅花开时,为我痛饮而读之。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一醉:醉酒。忽焉:忽然。
山川:山水。
造物:大自然。
昌:助益,促进。
世促迫:世俗的催促。
谐嬉:嬉笑迎合。
鸢飞戾天:比喻志向高远。
动笔:开始写作。
风月:自然景色。
梅山:指有梅花的地方。
梅花开时:春天花开时节。
痛饮:畅饮。
翻译
我来这里不是为了寻求一醉,突然间留下的人是谁呢。山水默默无语,难道它们有意,暗中助我创作出佳诗。
我的诗不受世俗催促,也不迎合他人,保持独立。
鹰翱翔于天,鱼跃入深渊,我提笔之际,自然有风月相伴。
当我想要写作时,你无需询问,当你想问时,我可能也无法回答。
此刻的心情和意境带来如此乐趣,当梅花在梅山盛开之时,请为我痛饮并诵读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的《庚寅仲冬七日醉书梅山弟家》,通过对饮酒醉书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创作态度。首句“我来不为一醉期”表明诗人并非单纯为了饮酒,而是有更深的情感寄托或创作冲动。接着,“忽焉一醉留者谁”暗示了在醉酒中找到了共鸣或留连的人,可能是梅山弟。
“山川无言岂有意,阴与造物昌吾诗”两句,诗人将山川拟人化,表达自然与创作的契合,认为山川无声无息,却仿佛在暗中助力他的诗歌创作。诗人强调自己的诗不受世俗约束,也不迎合他人,反映出其独立不群的个性。
“鸢飞戾天鱼跃渊,动笔自有风月随”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象,比喻创作时的自由状态,笔触下自然流露出风月之美。最后两句“此时此意有此乐,梅山□梅花开时,为我痛饮而读之”,诗人表达了在梅花盛开的时节,与梅山弟一同饮酒赏花,共享创作与情感的喜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醉酒为媒介,抒发了诗人对创作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然与艺术和谐统一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