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欢喜亭同玉明上人观云海赏析

欢喜亭同玉明上人观云海

清 · 汪楫
山与云俱没,凭高安所望?人初入混沌,天不改青苍。
抚掌通樵路,飞棉变客装。
松风响何处,涧水下鄱阳。

拼音版原文

shānyúnméipínggāoānsuǒwàng
rénchūhùndùntiāngǎiqīngcāng

kǎnshang湿shīmíngzhōngbàocáng

sōngfēngxiǎngchù
jiànshuǐxiàyáng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欢喜亭与玉明上人一同观赏云海时的所见所感。首句“山与云俱没”,描绘出云雾缭绕、群山若隐若现的景象,给人一种飘渺神秘之感。接着,“凭高安所望?”一句,表达了站在高处却不知何方是归途的迷茫与感慨。

“人初入混沌,天不改青苍。”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宇宙的浩瀚。即使世界混沌不清,天空依然保持其深邃的蓝色,象征着自然界的永恒与不变。

“抚掌通樵路,飞棉变客装。”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作者与友人一同行走的情景,通过“抚掌”这一动作,传达出轻松愉快的心情;而“飞棉变客装”则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人物活动联系起来,展现出一种和谐共生的美妙画面。

最后,“松风响何处,涧水下鄱阳。”这两句以松林中的风声和山涧中流水的声音,营造出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生命意义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