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人有从行岩上者蹻捷之甚戏赠此诗
明 · 胡应麟
偶逐天台客,桃花照玉颜。
绣裙时绾雾,罗袜惯登山。
岭月生眉黛,峰云动髻鬟。
不因刘阮至,那得共追攀。
绣裙时绾雾,罗袜惯登山。
岭月生眉黛,峰云动髻鬟。
不因刘阮至,那得共追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跟随天台山的游客,与他们一同游玩的情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轻盈的姿态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首句“偶逐天台客”,点明了女子并非刻意追随,而是偶然间与天台山的游人同行,流露出一种随性自在的态度。接着,“桃花照玉颜”一句,以桃花映衬女子的容颜,不仅描绘了春日的美景,也暗示了女子如同桃花般娇艳动人。
“绣裙时绾雾,罗袜惯登山”两句,进一步刻画了女子的行动姿态。绣裙轻盈地在雾气中飘动,罗袜则适应了登山的崎岖,既表现了女子的服饰之美,也体现了她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岭月生眉黛,峰云动髻鬟”则将女子与自然融为一体,岭上的月亮仿佛为她的眉毛添上了黛色,山峰间的云雾似乎触动了她的发髻,形象地展示了女子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共生。
最后,“不因刘阮至,那得共追攀”两句,借用了刘阮遇仙的典故,表达了如果没有这次偶然的相遇,女子与这些游人可能无缘共赏山中美景。这不仅是对女子随性而来的赞美,也是对她与自然之间深厚情感的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女子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她随性自在的生活态度,充满了诗意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