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亥仲春余归自岭右暂憩乡园读杜工部秦州杂咏怅然感怀因次其韵(其十四)
明 · 陈邦彦
转徙知吾拙,平陂信有天。
却怜蓬矢奋,差少羽书传。
揽翠依金阁,烹云近玉泉。
干戈如永偃,高枕故庐边。
却怜蓬矢奋,差少羽书传。
揽翠依金阁,烹云近玉泉。
干戈如永偃,高枕故庐边。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感慨与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同时也流露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首句“转徙知吾拙”透露出诗人对自己经历的漂泊与挫折的自我认知,暗示了其人生旅程的不易。接着,“平陂信有天”一句,以自然界的平地与山坡比喻人生的起伏,表达了对命运安排的理解与接受。
“却怜蓬矢奋,差少羽书传”两句,通过“蓬矢”(箭矢)和“羽书”(古代传递军情的文书)的对比,一方面表达了对个人奋斗的肯定,另一方面也暗示了在和平时期,军事活动减少,战争信息传递的减少,反映出诗人对和平环境的珍惜与向往。
“揽翠依金阁,烹云近玉泉”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诗人置身于翠绿之中,倚靠在华丽的楼阁旁,享受着与云雾相近的清泉,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追求。
最后,“干戈如永偃,高枕故庐边”表达了诗人希望长久和平的愿望,期待能在故乡的屋舍旁安然度日,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状态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