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和祷富沙赏析

和祷富沙

宋 · 赵希逢
也知铜玉宁无璞,自是蒙金合以沙。
俛首何辜联盗械,脱身无路觅仙槎。
怀珍空自经三献,受用何尝得五车。
事业万分浑杳一,可怜早已发生华。

拼音版原文

zhītóngníngshìméngjīnshā

wǎnshǒuliándàoxiètuōshēnxiānchá

怀huáizhēnkōngjīngsānxiànshòuyòngchángchē

shìwànfēnhúnyǎoliánzǎoshēnghuá

注释

铜玉:比喻有才华或有价值的人。
璞:未雕琢的玉石,比喻未被发现的才能。
蒙金:混杂在黄金中,比喻身处复杂环境中。
沙:象征困难或杂质。
俛首:低头,表示无奈或陷入困境。
盗械:比喻不正当的手段或罪行。
仙槎:传说中的仙人乘坐的木筏,象征解脱或理想出路。
三献:古代祭祀时的三次献祭,这里指多次尝试或努力。
五车:形容学识渊博,此处指丰富的收获。
浑杳:模糊不清,难以捉摸。
发生华:绽放出光彩,比喻事物展现出其真正的价值。

翻译

也知道铜和玉怎会没有原石,只是混杂在黄金中被砂砾包围。
低头无辜地牵连到盗贼的武器,逃脱无门只能寻找仙舟。
怀揣着珍贵之物空自经历多次献祭,享受的却从未有过丰富。
所有的事业都模糊不清,令人惋惜的是,它早已绽放出华丽的光彩。

鉴赏

这首诗名为《和祷富沙》,作者赵希逢是宋代文人。诗中表达了对世事变迁和人生际遇的感慨。诗人意识到世间虽有珍贵之物,如铜玉中的璞玉,但往往被埋没在平凡或污浊之中,如同黄金混杂着沙砾。他自比无辜之人陷入困境,无法找到脱离尘世的出路,暗示了人生的无奈和追求超脱的艰难。

"俛首何辜联盗械"描绘了低头承受不公的命运,与罪恶相连;"脱身无路觅仙槎"则表达了想要解脱却无从寻找救赎的绝望。诗人感叹自己怀揣珍宝却未能得到应有的赏识和重用,"怀珍空自经三献,受用何尝得五车",暗指才华未被发掘,即使有如五车之学,也无法施展。

最后两句"事业万分浑杳一,可怜早已发生华",揭示了诗人对过去时光流逝、功业无成的哀叹,以及对美好事物早逝的惋惜。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借物抒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