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哭康裕卿五首(其三)赏析

哭康裕卿五首(其三)

明 · 胡应麟
忽跨辽东鹤,谁瞻蓟北鸿。
云山藜杖在,天地草堂空。
陇树经时碧,原花著处红。
终令石门谷,千古号愚公。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的《哭康裕卿五首》中的第三首。诗中以“忽跨辽东鹤,谁瞻蓟北鸿”开篇,运用了鹤与鸿的意象,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和哀悼之情。鹤与鸿都是高洁、超脱的象征,而“忽跨”、“谁瞻”则暗示了逝者已离世,让人不禁感慨时光易逝,生命无常。

接下来的“云山藜杖在,天地草堂空”,通过描绘云山、藜杖、草堂等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哀伤的氛围。藜杖作为行旅的工具,象征着逝者生前的生活痕迹;而“天地草堂空”则直接点明了草堂的空寂,暗示了逝者离去后留下的孤独与空虚。

“陇树经时碧,原花著处红”两句,运用对比的手法,描绘了陇上的树木四季常绿,原野上的花朵却随季节变化而绽放。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变化,也暗含了对逝者虽已离去,但其精神或影响如同四季更替般永恒存在的哲思。

最后,“终令石门谷,千古号愚公”一句,借用了愚公移山的典故,表达了对逝者坚韧不拔、勇于面对困难的精神的赞美。石门谷成为千古传颂之地,寓意着逝者的精神将被永远铭记,激励后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和对其精神的崇高敬仰,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