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陵祠堂
宋 · 王安石
汉庭来见一羊裘,默默俄归旧钓舟。
迹似磻溪应有待,世无西伯可能留。
崎岖冯衍才终废,索寞桓谭道不谋。
勺水果非鳣鲔地,放身沧海亦何求。
迹似磻溪应有待,世无西伯可能留。
崎岖冯衍才终废,索寞桓谭道不谋。
勺水果非鳣鲔地,放身沧海亦何求。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汉庭:朝廷。羊裘:羊皮衣,代指隐士生活。
默默:悄悄地。
钓舟:隐居生活的象征。
磻溪:古代隐士姜太公垂钓的地方。
西伯:周文王,以礼贤下士著称。
可能留:能够挽留。
崎岖:艰难困苦。
冯衍:东汉隐士,有才而不得用。
索寞:孤寂落寞。
桓谭:东汉哲学家,坚守道义。
鳣鲔:大鱼,比喻高位或显赫地位。
沧海:大海,象征广阔的天地。
何求:追求什么。
翻译
在汉庭中我见到一件羊皮衣,悄然离去回到旧时的钓舟。我的踪迹如同磻溪姜太公,期待着明主出现,但世间没有像周文王那样的人能留住我。
命运坎坷如冯衍,才华终究被废弃,孤独如桓谭,坚守道义却无人理解。
即使身处并非鳣鲔出没的池塘,我选择投身大海,又有什么追求呢?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创作的。诗中蕴含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哲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抒发内心的感慨。
首句“汉庭来见一羊裘”,意在形容某处来了一件羊皮衣,这里可能指的是某种珍贵或者难得之物。接下来的“默默俄归旧钓舟”,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向往,仿佛时间回流至从前。
“迹似磻溪应有待”一句,让人联想到古代忠臣磻溪的故事,暗示诗人对理想或信仰的坚守不渝。紧接着,“世无西伯可能留”,则表达了对于过往英雄事迹无法复现的感慨。
“崎岖冯衍才终废”一句,通过描述自然景物传递出一种才能被埋没、事业未竟的悲凉情绪。其后的“索寞桓谭道不谋”,则是诗人对于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无奈感受。
最后,“勺水果非鳣鲔地,放身沧海亦何求”二句,以水域之美象征心灵的自由和超脱,表达了诗人在面对世事变迁时所持有的豁然境界与精神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以及他对于历史、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