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答枕秋丈)
一枝清瘦,到骨花落又春回。
说谈诗论画,只要玉壶香茗,顾我亦非才。
灯下小词就,欲与汝衔杯。
笑平生无一是,路崔嵬。
人间万事,难定百岁几欢哀。
达者庄生老子,啸傲茅檐风月,形影共徘徊。
元亮东篱去,吾欲取杯来。
词语解释
百岁的意思:(1).百年。指长时间。《鹖冠子·近迭》:“兵者百岁不一用,然不可一日忘也。” 唐 韩愈 孟郊 《遣兴联句》:“平生无百岁,歧路有四方。” 周立波 《金戒指》:“人生百岁也是死,何处黄土不埋人?”(2).终身;毕生。 明 叶宪祖 《丹桂钿合》第七折:“愿齐眉廝守,百岁和睦。”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孝女》:“保佑老父沉疴速起,百岁康强。”(3).死的讳称。《诗·唐风·葛生》:“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史记·吕不韦列传》:“夫百岁之后,所子者为王,终不失势。” 唐 白居易 《读张籍<古乐府诗>》...
崔嵬的意思:[释义]〈书〉(名)有石头的土山。联绵式。...
东篱的意思:(1).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五:“採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因以指种菊之处;菊圃。 唐 杨炯 《庭菊赋》:“凭南轩以长啸,坐东篱而盈把。” 宋 柳永 《玉蝴蝶·重阳》词:“西风吹帽,东篱携酒,共结欢游。” 明 冯惟敏 《南吕一枝花·送贾封君约庵来游上谷南还》套曲:“恰东篱劝插黄花,又南浦催斟緑酒。”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黄英》:“僕以君风流高士,当能安贫;今作是论,则以东篱为市井,有辱黄花矣。”(2).园圃名。 宋 陆游 《东篱记》:“ 放翁 告归之三年,闢舍东茀地,南北七十五尺,东...
非才的意思:(1).无能,不才。指才不堪任。 晋 干宝 《晋纪总论》:“树立失权,託付非才,四维不张,而苟且之政多也。”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六:“司刑司直 陈希閔 以非才任官,庶事凝滞。”(2).用为自谦之辞。 唐 岑参 《佐郡思旧游》诗:“同类皆先达,非才独后时。” 宋 欧阳修 《泷冈阡表》:“又八年, 修 以非才,入副枢密,遂参政事。”...
风月的意思:◎ 风月 fēngyuè(1) [gentle breeze and bright moonlight]∶本指清风明月初秋凉夕,风月甚美。——《南史·褚彦回传》(2) [matters concerning a love;seductive arts of a woman]∶男女情爱如今长大了,渐知风月。——《红楼梦》...
老子的意思:◎ 老子 Lǎozǐ[Laozi] 中国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一说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曾为周“守藏室之史”(管藏书的史官),后隐退著《老子》一书。他把宇宙万物的本体看做“道”,认为它是超越时空静止不动的实体,是产生整个物质世界的总根源。他在观察社会和自然变化时,又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认为一切事物都存在于正反两方面的对立之中,它们互相依存,互相转化。政治上他主张“无为”,企图缓和尖锐的社会矛...
茅檐的意思:◎ 茅檐 máoyán[thatched cottage] 茅,指盖屋的草;檐,本是房檐。茅檐指茅屋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徘徊的意思:◎ 徘徊 páihuái(1) [hang about;pace up and down]∶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他在街上徘徊(2) [hesitate]∶比喻犹豫不决三纳之而未克,徘徊容与,追者益近。——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3) [teeter on]∶危险常顾经常在崩溃的边缘徘徊...
平生的意思:[释义](1) (名)终身;一生。 (2) (副)从来。 [构成]偏正式:平(生 [例句]他把入党看做是平生的大事。(作定语)[同音]平声...
清瘦的意思:[释义](形)婉辞,瘦。 [构成]偏正式:清〔瘦 [例句]人长得清瘦。(作补语)...
人间的意思:[释义](名)人类社会。 [构成]偏正式:人(间 [例句]人间乐园。(作定语)[反义]天上...
诗论的意思:有关诗歌的评论文章或创作理论方面的著作。《诗刊》1977年第10期:“ 何其芳 同志遵循 毛主席 的文艺思想,以自己的理论研究,为我国诗歌创作的繁荣,贡献了许多很有见地的‘诗论’。”...
说谈的意思:谈论。《花月痕》第十一回:“ 采秋 瞧着大家,向外説谈。” 游说。《淮南子·主术训》:“説谈者游於辩,脩行者竞於住。”...
万事的意思:[释义](名)一切事情。 [构成]偏正式:万(事 [例句]万事大吉。(作主语)[同音]万世...
衔杯的意思:亦作“ 衔盃 ”。亦作“ 衔桮 ”。口含酒杯。多指饮酒。 晋 刘伶 《酒德颂》:“捧甖承槽,衔杯漱醪。” 唐 李白 《广陵赠别》诗:“繫马垂杨下,衔盃大道间。” 唐 司空图 《重阳阻雨》诗:“重阳阻雨独衔桮,移得家山菊未开。” 明 徐渭 《仲兄墓志铭》:“素忘分,日与兄衔杯。” 郁达夫 《晨发名古屋》诗之二:“一曲《阳关》人隔世,衔杯无语看山明。”见“ 衔杯 ”。亦作“ 啣盃 ”。衔杯。谓饮酒。 清 曹寅 《送亮生南还兼寄些山先生》诗:“风廊微照两啣杯,能待城闉簇骑回。” 清 史震林 《西青散...
香茗的意思:香茶。 唐 白居易 《晚起》诗:“融雪煎香茗,调酥煮乳糜。”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胡四相公》:“酒后颇思茶,意纔少动,香茗已置几上。”《解放日报》1991.8.21:“陈设男女座位,并备香茗。”...
啸傲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自豪自信、傲视群雄。...
小词的意思:(1).按谱填写的短篇歌词。 前蜀 牛峤 《女冠子》词:“浅笑含双靨,低声唱小词。”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艳词不可填》:“昔僧 秀关西 与 黄山谷 曰:‘作诗无害,惟艳歌小词可罢之。’” 清 侯方域 《绝句》:“容华博得春风歇,不羡《清平》赋小词。”(2).民间歌谣或曲艺。犹小调。《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九引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都门盛唱小词曰:‘喜则喜,得入手;愁则愁,不长久;忻则忻,我两个廝守;怕则怕,人来破鬭。’虽三尺之童皆歌之,不知何谓之。” 宋 灌圃耐得翁 《都城纪胜·...
形影的意思:形影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形体和影子都存在,形容人或物体的形状、形态和姿态非常相似。...
虚静的意思:(1).清虚恬静。《文子·自然》:“静则同,虚则通,至德无为,万物皆容。虚静之道,天长地久,神微周盈,於物无宰。”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通国身》:“夫欲致精者必虚静其形,欲致贤者必卑谦其身。”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杨恭政》:“ 邯 问昔何修习?曰:‘村妇何以知,但性本虚静,闲即凝神而坐,不復俗虑得入胸中耳。’” 明 唐顺之 《吏部郎中薛西原墓志铭》:“读 老子 及 瞿曇氏 书,得其虚静慧寂之説,不逆于心。”(2).宁静。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脯腊》:“脯成,置虚静库中,纸袋笼而悬之。...
一枝的意思:(1).一根枝杈。《庄子·逍遥游》:“鷦鷯巢於深林,不过一枝。” 晋 张华 《鹪鹩赋》:“其居易容,其求易给,巢林不过一枝,每食不过数粒。”后用以比喻栖身之地。 唐 杜甫 《宿府》诗:“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宋 曾巩 《次道子中书问归期》:“一枝数粒身安稳,不羡云鹏九万飞。” 清 方文 《庐山·玉帘泉》诗:“小楼暖可居,他日借一枝。”(2).一支。一根。用于细长的东西。《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等到望见过往的客商到了,一枝响箭便算个号令,大家纔不约而同的下山。” 老舍 《赵子曰》第二...
一是的意思:(1).一概。《宋史·选举志六》:“ 度宗 咸淳 六年,命参酌旧制,凡文武官一是以公勤廉恪为主。”(2).谓一切。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昨得手札,属治心学,敬悉一是。”(3).犹言统一的标准。《宋史·食货志上一》:“时有古今,世有升降,天地生财,其数有限,国家用财,其端无穷,归於一是,则‘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之外,无他技也。”《明史·刑法志一》:“律所不载者,则听之於敕,故时轻时重,无一是之归。”(4).全凭。《儒林外史》第十回:“央媒拜允,一是二位老爷拣择。”...
玉壶的意思:◎ 玉壶 yùhú(1) [kettle made by jade]:玉制的壶(2) [chronometer]:计时器,即宫漏一片冰心在玉壶。——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元亮的意思:晋 诗人 陶潜 字 元亮 ,曾任 彭泽 令,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归隐。后常用为隐居不仕的典实。 宋 范成大 《次韵徐廷献机宜送自酿石室酒》之一:“ 元亮 折腰嘻已久,故山应有欲芜田。” 明 陈所闻 《驻马听·宿栖霞寺翠微庵》曲:“无缘捉尘对 支郎 ,空劳载酒来 元亮 。”...
只要的意思:◎ 只要 zhǐyào[so long as] 表示具有充分的条件,正句常用“就”、“也”、“都”、“便”相呼应,表明由这种条件产生的一种结果只要大家鼓足干劲,什么困难也能克服...
中岁的意思:(1).农业收成一般的年景。《周礼·地官·均人》“中年则公旬用二日焉” 汉 郑玄 注:“人食三鬴为中岁。”《宋史·食货志上四》:“ 熙河 四州田无虑万五千顷,十分取一以为公田,大约中岁亩一石,则公田所得十五万石。”(2).中年。 南朝 齐 谢朓 《赋贫民田》诗:“中岁歷三臺,旬月典邦政。” 唐 王维 《终南别业》诗:“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明 吴承恩 《斋居》诗之一:“中岁志丘壑,茅斋寄城郭。” 清 唐孙华 《张母陈太孺人贞节诗》:“娥月悲掩曜,中岁忽云徂。”...
庄生的意思:即 庄周 。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 庄生 有乘时鹊起之説。” 唐 高适 《古乐府飞龙曲留上陈左相》:“天地 庄生 马,江湖 范蠡 舟。”...
坐看的意思:(1).犹行看,旋见。形容时间短暂。 唐 李白 《古风》之二六:“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唐 杜甫 《凤凰台》诗:“坐看彩翮长,纵意八极周。”(2).谓旁观而无行动。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三章第一节:“ 张清 对部下说:‘上将掌握兵权,坐看我们危急而不救,一定已有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