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呈某按察使赏析

呈某按察使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重来听讼海云间,司寇冠形似华山。
中正自教金矢得,神明长与玉琴閒。
湘累子姓怜三户,白傅诗篇动百蛮。
咫尺台门高不极,肯容狂客一追攀。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呈某按察使》。诗中以“重来听讼海云间”开篇,描绘了按察使处理政务的场景,形象地将听讼之地比作海云之间,既显出其地理位置的偏远,也暗示了政务的繁杂与重要。接着,“司寇冠形似华山”,将按察使的形象与华山相提并论,赞美其公正严明如同山岳一般不可动摇。

“中正自教金矢得,神明长与玉琴闲”两句,进一步赞扬按察使在治理政务时的公正与智慧,以及他与天地神明之间的默契,如同金矢射中靶心般精准,又如玉琴在神明的指引下悠扬自得。

“湘累子姓怜三户,白傅诗篇动百蛮”则通过历史典故和文学作品,表达了对按察使品德与影响力的肯定,意指他如同屈原一样关心百姓疾苦,又如白居易的诗歌一样能感动四方,影响深远。

最后,“咫尺台门高不极,肯容狂客一追攀”以“咫尺台门”象征按察使的高位与威严,而“高不极”则强调其地位之崇高,难以企及。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的仰慕之情,并愿意作为“狂客”追随其后,学习其治国理政之道。

整首诗通过对按察使形象的描绘与赞美,不仅体现了对官员道德品质的重视,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理想政治人物的期待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