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采桑子(戊戌重阳后十日,得吉川教授寄赠中国文学报第九册,赋此报谢,兼怀小川环树先生)赏析

采桑子(戊戌重阳后十日,得吉川教授寄赠中国文学报第九册,赋此报谢,兼怀小川环树先生)

近现代 · 龙榆生
经年未得东来信,谁辨弦声。
雾阻蓬瀛。
看取秋阳作意明。
大同本是吾儒事,凝想澄平。
荡尽膻腥。
弹压西风好共鸣。

词语解释

大同的意思:◎ 大同 dàtóng(1) [Great Harmony,the confucian ideal of perfect society]∶我国古代一些思想家提出的一种天下为公,人人平等的社会政治理想(2) [be essentially the same]∶基本相同,在大的方面一致◎ 大同 Dàtóng[Datong] 地名,在山西省...

弹压的意思:...

共鸣的意思:[释义](1) (名)基本义:物体因共振而发声的现象;例如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靠近;其中一个振动发声;另一个也会发声。 (2) (名)由别人的某种情绪引起的相同的情绪。诗人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染了读者;引起了他们的共鸣。(作宾语) [构成]偏正式:共〔鸣...

经年的意思:◎ 经年 jīngnián(1) [for one or several years]∶经过一年或若干年此去经年。——宋· 柳永《雨霖铃》经年不往。——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卧病经年(2) [entire year]∶全年经年裹物之用。——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看取的意思:(1).看。取,作助词,无义。 唐 孟浩然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诗:“看取莲花浄,应知不染心。”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为方务德侍郎寿》词:“看取连宵雪,借与万家春。” 清 纳兰性德 《剪湘云·送友》词:“密约重逢知甚日,看取青衫和泪。”(2).犹且看。 宋 晏殊 《喜迁莺》词:“劝君看取利名场,今古梦茫茫。” 宋 欧阳修 《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词:“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3).看待;对待。 鲁迅 《坟·论睁了眼看》:“世界日日改变,我们的作家取下假面,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

来信的意思:◎ 来信 láixìn[send a letter here] 指寄信给[说话者]别忘了来信◎ 来信 láixìn(1) [letter from…]∶从…来的信读者来信人民来信(2) [your letter]∶寄来或送来的信来信收到...

凝想的意思:凝思。 唐 曹唐 《汉武帝将候西王母下降》诗:“ 崑崙 凝想最高峰, 王母 来乘五色龙。” 宋 沉作喆 《寓简》卷八:“但行住坐卧,专精凝想,庶其有所遇乎?” 明 何景明 《画鹤赋》:“拂练光而凝想,挹绘采而生怜。”《醒世恒言·小水湾天狐贻书》:“ 王臣 沉思凝想了半日,忽想到假 王福 左眼是瞎的,恍然而悟。”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三八:“今日閒愁为 洞庭 ,茶花凝想吐芳馨。” 叶圣陶 《未厌集·夜》:“老妇人见阿弟瞪着细眼凝想,同时搔着头皮,知道有下文。”...

蓬瀛的意思:蓬莱 和 瀛洲 。神山名,相传为仙人所居之处。亦泛指仙境。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得道之士﹞或委华駟而轡蛟龙,或弃神州而宅 蓬 瀛 。” 唐 许敬宗 《游清都观寻沉道士得清字》诗:“幽人蹈 箕 潁 ,方士访 蓬 瀛 。” 明 唐顺之 《送王侍读赴南都》诗:“此去 周南 异留滞,看君到处即 蓬 瀛 。”...

秋阳的意思:(1).烈日。《孟子·滕文公上》:“ 江 汉 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 赵岐 注:“秋阳, 周 之秋, 夏 之五、六月,盛阳也。” 南朝 梁 江淹 《被黜为吴兴令辞笺诣建平王》:“濯以河汉之流,曝以秋阳之景。”(2).秋天的阳光。 宋 苏轼 《秋阳赋》:“吾心皎然如秋阳之明,吾气肃然如秋阳之清,吾好善而欲成之如秋阳之坚百穀,吾恶恶而欲刑之如秋阳之陨羣木。”...

膻腥的意思:(1).荤腥。亦指鱼肉类食物。 唐 高适 《送郭处士往莱芜兼寄苟山人》诗:“身上未曾染名利,口中犹未知膻腥。” 唐 李绅 《过荆门》诗:“阴森鬼庙当邮亭,鸡豚日宰闻膻腥。”(2).旧时对北方少数民族的风习或其所建立的政权等的蔑称。 明 梁伯龙 《拟出塞》曲:“音书难倩。况万里膻腥,更谁访红颜薄命?”...

西风的意思:◎ 西风 xīfēng(1) [westerly]∶从西方吹来的风温带的盛行西风(2) [west wind](3) 指秋风(4) 比喻腐朽没落的力量或气势...

作意的意思:(1).着意;加意。 唐 陆龟蒙 《幽居有白菊一丛因而成咏呈知己》诗:“月中若有閒田地,为劝 嫦娥 作意栽。” 宋 陈与义 《遥碧轩作呈使君少隐时欲赴召》诗:“君为边城守,作意邀山入窗牖。”(2).指故意、特意。 唐 杜甫 《江头五咏花鸭》诗:“稻粱霑汝在,作意莫先鸣。”《古今小说·闲云庵阮三偿冤债》:“昨日又承他送些小菜来看我,作意备些薄礼,来日到他府中作谢。” 清 王士禛 《寄陈伯玑金陵》诗:“东风作意吹杨柳,緑到 芜城 第几桥?”(3).注意。 唐 蒋防 《玄都楼桃》诗:“红软满枝须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