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怀天台华顶僧赏析

怀天台华顶僧

唐 · 齐己
华顶危临海,丹霞里石桥。
曾从国清寺,上看月明潮。
好鸟亲香火,狂泉喷泬寥。
欲归师智者,头白路迢迢。

拼音版原文

huádǐngwēilínhǎidānxiáshíqiáo
céngcóngguóqīngshàngkànyuèmíngcháo

hǎoniǎoqīnxiānghuǒkuángquánpēnjuéliáo
guīshīzhìzhětóubáitiáotiáo

注释

华顶:指天台山的最高峰,华顶峰。
危临海:形容山峰高耸,接近海边。
丹霞:红色的山崖,这里形容山色美丽。
石桥:可能指自然形成的石梁或人工建造的桥梁。
国清寺:位于中国浙江省天台县,是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
上:向上,此处指在寺中高处。
月明潮:明亮的月光照耀下的海潮。
好鸟:美丽的、鸣声悦耳的鸟。
香火:指寺庙中供奉神佛时燃烧的香和灯火,也代指宗教活动。
狂泉:水流湍急或喷涌壮观的泉水。
泬寥:形容空旷、寂静的样子。
欲归师:想要追随或学习(某位大师)。
智者:这里特指智顗大师,天台宗的创始人。
头白:头发变白,意指年老。
路迢迢:路程遥远,比喻归途艰难或时间久远。

翻译

巍峨的华顶山濒海而立,红艳的丹霞中隐现着石桥。
曾经在国清寺中,抬头仰望明月照耀的潮水。
美好的鸟儿亲近着寺中的香火,狂野的泉水喷涌在空旷的山谷。
想追随智者大师的脚步,却发现自己已白发苍苍,归途漫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华顶山怀念天台山的景象。开篇“华顶危临海,丹霞里石桥”两句,以宏伟的画面展现了华顶山雄奇的自然风光,其中“华顶”指的是华顶山,“危临海”形容其地势之险峻,而“丹霞里石桥”则勾勒出一幅天然与人工和谐共存的美丽图景。

接着,“曾从国清寺,上看月明潮”两句,诗人通过回忆自己曾经在国清寺观赏明月与潮汐的经验,表达了对那片净土的怀念之情。其中“国清寺”作为一个具体的地点,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的亲身体验。

下片“好鸟亲香火,狂泉喷泬寥”两句,则转向描写山中的生灵与自然景观。这里,“好鸟亲香火”可能指的是鸟儿在温暖的阳光中嬉戏,或是对佛法的比喻,而“狂泉喷泬寥”则形容了山间泉水奔腾、声势壮观的情状。

最后,“欲归师智者,头白路迢迢”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返回师父身边的愿望,同时也透露出一丝对岁月流逝和旅途艰辛的感慨。在这里,“师智者”很可能是指诗人的佛法导师或心灵导师,而“头白路迢迢”则是对归途的渴望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深刻体悟。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不失丰富,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内心感受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天台山那片净土的深切怀念,以及对生命旅程的深刻思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