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过铅山鹅湖登妙峰寺赏析

过铅山鹅湖登妙峰寺

宋 · 李弥逊
松盖筠幢护石门,净居尘境此间分。
不须更觅南行路,已向高峰见德云。

拼音版原文

sōnggàiyúnzhuàngshíménjìngchénjiānjiānfēn

gèngnánxíngxiànggāofēngjiànyún

注释

松盖:茂盛的松树冠。
筠幢:竹丛。
护:保护。
石门:石头大门。
净居:清净的住所。
尘境:世俗世界。
此间:这里。
分:划分。
不须:不必。
更觅:再寻找。
南行路:南方的道路(可能指修行之路)。
已向:已经向着。
高峰:高耸的山峰。
见:看见。
德云:道德如云(比喻高尚的品德像云彩一样高洁)。

翻译

翠绿的松树和竹林守护着石门,
在这洁净的居所中,尘世与禅境分明划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松盖筠幢护石门",通过松树覆盖、竹林环绕和石头搭建的小屋,营造出一种隐逸的居所,这里的“净居”二字,强调了这处环境的清洁与安宁,与尘世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尘境此间分"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超脱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不须更觅南行路"一句,意味着诗人已经找到了心灵的归宿,无需再继续寻觅其他的路径。这句话传递出一种心满意足、达观的态度。紧接着的"已向高峰见德云",则是对精神追求的一种象征,"高峰"代表着高尚与远大,而"德云"则暗示了一种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的提升。这一句充分体现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表达,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俗、追求高远精神境界的情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