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朱时发
宋 · 吕本中
菱桥脊梁硬如铁,天下拄杖打不折。
倒骑佛殿出三门,南头学来北头说。
昔苗未生今作米,更判阿师三尺觜。
公但吸尽西江水,莫怕庭前簸箕尾。
倒骑佛殿出三门,南头学来北头说。
昔苗未生今作米,更判阿师三尺觜。
公但吸尽西江水,莫怕庭前簸箕尾。
鉴赏
这首诗以菱桥为喻,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朱时发先生的坚韧不屈和智慧过人。菱桥的脊梁硬如铁,象征着朱先生的坚定意志;“天下拄杖打不折”,则表达了他不受外界压力动摇的决心。倒骑佛殿出三门,南头学来北头说,展现了朱先生广博的知识和灵活的思维,无论南北,都能融会贯通。
“昔苗未生今作米”一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朱先生从初学者成长为知识丰富的导师,如同稻苗到稻米的成长过程。更判阿师三尺觜,意指朱先生对弟子的教导深入细致,如同三尺长的嘴巴,能言善辩,传授知识。
最后,“公但吸尽西江水,莫怕庭前簸箕尾”两句,鼓励朱先生继续求知若渴,汲取知识的海洋,不必畏惧任何困难或挑战,展现出对他的高度赞扬和期待。整首诗通过菱桥这一形象,生动描绘了朱时发先生的品格与成就,充满了对他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