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臣学士与余通书因成感咏
久读未见书,躬抽系年谱。
坠绪获先秦,亡篇出东鲁。
上溯三皇坟,旁探百家语。
怪牒汲郡来,幽经茂陵聚。
英哲资缮藏,缇油尽刊补。
蒸青劲竹残,削误规刀苦。
种别踰九流,星罗轶千部。
顾我寡见闻,蒙薰异伦伍。
秘帙乐共披,讹文许交举。
家㨭互纷纶,邮溪戏旁午。
初无班嗣嗤,更免许慈拒。
矧余羁官久,寂寞繄茅宇。
礼乏赠酒瓻,疑增照觞怒。
尚赖启新编,时时发聋瞽。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夫君:比喻有学问的人。班扬:班固和扬雄,古代著名学者。
椠:古代木片,用于写书。
躬:亲自。
系年谱:按年代编排的目录。
坠绪:失传的文献。
先秦:中国历史时期的名称。
三皇:传说中的三位远古帝王。
坟:古代对祖先的尊称。
百家语: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
怪牒:奇异的文献。
茂陵:汉武帝的陵墓。
缮藏:整理收藏。
缇油:红色的漆。
蒸青:竹简经过蒸煮处理。
规刀:修整文字的工具。
踰:超过。
九流:古代学术分类。
星罗:像星星一样分布。
千部:形容书籍众多。
寡见闻:见识有限。
蒙薰:受熏陶。
秘帙:珍藏的书籍。
讹文:错误的文字。
家㨭:家中书籍杂乱。
纷纶:错综复杂。
邮溪:比喻书籍如水流般不断送来。
旁午:交错纷繁。
班嗣嗤:班固的儿子班昭的讽刺。
许慈拒:许慎的拒绝。
羁官:在外做官。
茅宇:简陋的房屋。
礼乏:缺乏礼仪。
瓻:古代盛酒的陶器。
疑增:反而增加。
照觞:饮酒。
怒:不满。
启新编:开启新的篇章。
聋瞽:比喻不明事理的人。
翻译
夫君如同班扬一类的人物,怀抱众多珍贵书籍。长久阅读却少见新书,亲自抽出连年编纂的目录。
发现失落的古籍源自先秦,失传的文章出自东方鲁地。
追溯至三皇时代,广泛探索诸子百家的思想。
奇异的文献从汲郡流传而来,深藏的经书在茂陵聚集。
杰出学者资助收藏,用红漆修补遗漏和错误。
竹简上的字迹因岁月而模糊,修改错误的刻刀辛劳无比。
书籍种类繁多超越九流,星罗棋布超过千卷。
看我见识浅薄,有幸与非凡之士为伍。
珍稀书籍共享阅读,谬误之处允许指正。
家中书籍错综复杂,邮递书籍交错频繁。
无需班固嘲笑,也不必许慎拒绝。
更何况我长久在外做官,孤独寂寞居于茅屋。
礼仪上缺少敬酒的馈赠,疑惑中增添饮酒的愤慨。
幸好有新的篇章开启,时常能启发我这个盲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宋庠的作品,通过诗中所表现的情境和意象,可以看出诗人在书房中的阅读体验和学术追求。全诗语言古朴,想象丰富,充分展现了作者对古籍文献的深入研究和浓厚情感。
首句“夫君班扬俦,抱椠群玉府”通过对古代典籍的比喻,描述了书房内堆积如山的书籍,这些书籍如同珍贵的宝物被精心收藏。接着,“久读未见书,躬抽系年谱”表达了诗人长时间的阅读和研究,以及对历史年代顺序的关注。
“坠绪获先秦,亡篇出东鲁”则是说到诗人在研读过程中发现了失传已久的古代文献,这些珍贵的资料对于理解古代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上溯三皇坟,旁探百家语”展示了作者不仅追溯至远古三皇时期,而且广泛涉猎百家的学说。
“怪牒汲郡来,幽经茂陵聚”中的“怪牒”,可能指的是某种神秘的文献或知识传承,而“幽经”则是对深奥难懂典籍的形容。诗人通过这些资料进行研究和探索。
接下来的“英哲资缮藏,缇油尽刊补”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智者英才作品的珍视,以及他对书籍缺失部分进行补充校订的努力。“蒸青劲竹残,削误规刀苦”则描绘了手抄和校正过程中的辛勤劳作。
“种别踰九流,星罗轶千部”显示了诗人广泛涉猎各类学问,并对各种典籍进行分类整理。紧接着的“顾我寡见闻,蒙薰异伦伍”表达了作者虽然已有所收获,但仍感到自己的视野和知识有限。
“秘帙乐共披,讹文许交举”则是说到诗人享受着探索和解读古籍的乐趣,并愿意与同道中人交流心得。最后,“家㨭互纷纶,邮溪戏旁午”、“初无班嗣嗤,更免许慈拒”等句,则是对诗人生活环境的一种描绘和自我安慰。
整首诗通过作者的阅读、研究过程,展现了其学者风范,以及对于知识传承的尊重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