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读李合江师扄试作即用原韵答赋二律(其一)赏析

读李合江师扄试作即用原韵答赋二律(其一)

清 · 王家枢
阳春有脚渡江来,庶汇丰昌入化裁。
坐抚琴弦臻上理,手持玉尺较群材。
得时桃李成行喜,失业萑蒲泣罪哀。
一念慈祥新万象,君山佳气郁城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到来时万物复苏的景象,以及一位名为李合江的老师在江边创作诗歌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首句“阳春有脚渡江来”,以拟人化的手法,将春天比作有脚的人,生动地描绘了春天从远方来到江边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接着,“庶汇丰昌入化裁”一句,进一步强调了春天带来的繁荣与丰富,万物在春天的滋养下得以生长繁盛。

“坐抚琴弦臻上理,手持玉尺较群材”描绘了李合江老师在江边创作诗歌的场景。他坐在那里,手抚琴弦,心神专注,追求艺术的至高境界;同时,手持玉尺,仿佛在衡量世间万物,体现了他对诗歌创作的严谨态度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得时桃李成行喜,失业萑蒲泣罪哀”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社会中不同境遇的人们的关怀。春天到来时,桃李成行,人们欢欣鼓舞;而失业者则在萑蒲(芦苇)旁哭泣,表达出对社会不公的哀叹。

最后,“一念慈祥新万象,君山佳气郁城隈”总结了诗人的主旨思想。一个充满慈爱与祥和的心念,能够带来新的气象,使整个世界充满生机与希望。君山(可能是指某座山或象征某个地方)的美景与城市的边缘相映成趣,寓意着美好的事物不仅存在于自然之中,也存在于社会的每个角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物活动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和谐共生,以及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公正的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