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次蘋字韵即事赏析

次蘋字韵即事

宋 · 王洋
飘零何处是通津,陆有飞蓬水有蘋。
赋禀但随升斗禄,姓名常后百千人。
趋炎未肯施先足,耐冷何须便曲身。
祗有鸣埙恐难继,此心端欲避芳尘。

注释

飘零:形容生活动荡不安。
通津:交通要道或渡口。
飞蓬:随风飘荡的蓬草,象征漂泊不定。
蘋:浮萍,水上植物,象征漂泊。
升斗禄:微薄的俸禄,比喻生活所需。
姓名:指个人身份。
百千人:形容人数众多。
趋炎:迎合权势。
先足:先低头或屈服。
耐冷:忍受寒冷或困境。
曲身:弯腰或屈服。
鸣埙:古乐器,声音深沉,象征孤独或怀旧。
难继:难以继续。
避芳尘:远离世俗的纷扰。

翻译

飘零不定哪里是通途的渡口,陆地上有飞蓬草,水面则有浮萍。
我的命运只跟随微薄的俸禄,名字常常排在成千上百人的后面。
面对权贵我还不愿卑躬屈膝,忍受寒冷又何必委屈自己。
恐怕只有吹奏古埙的声音难以延续,我内心只想远离繁华尘世。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洋的作品,名为《次蘋字韵即事》。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于自己处境的感慨和对未来前途的担忧。

"飘零何处是通津,陆有飞蓬水有蘋。" 这两句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中的困顿与无奈,以及对远方或理想境界的向往。"飘零"形容尘世的混乱和个人的迷茫,"通津"则指通向彼岸的路径,而"陆有飞蓬水有蘋"则是借用自然景象来比喻人生旅途中的艰难与挑战。

"赋禀但随升斗禄,姓名常后百千人。" 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态度,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受。"赋禀"指的是官职或俸禄,"但随升斗"意味着这些都只是跟随时间的推移而来去自如,而"姓名常后百千人"则表达了个体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和易忘。

"趋炎未肯施先足,耐冷何须便曲身。" 这两句展现了诗人的坚持与独立的人格特质。在炎热的夏天不急于伸脚,在严寒的冬日也不轻易弯腰,这是对自己行为的一种自我要求,也反映出诗人不随波逐流、保持个性和原则的态度。

"祗有鸣埙恐难继,此心端欲避芳尘。"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前途的担忧,以及希望脱离世俗纷争的心愿。"祗有鸣埙"指的是只有少数几个人能够发出清高的声音,而"恐难继"则是对这种声音能否持续的担心;"此心端欲避芳尘"则表达了诗人希望保持纯洁之心,远离世间的喧嚣与污浊。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形象和深刻的人生感悟,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个体命运的深刻反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