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浦(和谢玉岑留别永嘉)
酿就一襟凉,丝丝雨、留否河梁残客。
丝杨退碧,来时青眼曾相识。
江上蛾尖帘底瘦,莫负弯弯今夕。
记过康乐祠东,有园禽池草,君家春色。
数桁六朝山。
磨岩字、谁似客儿才笔。
还君两屐。
再来题句追山贼。
绝顶留云堪共倚,迟付好怀双笛。
词语解释
才笔的意思:写诗作文的才能。《北堂书钞》卷七一引 南朝 宋 何法盛 《晋中兴书·瑯琊王录》:“﹝ 王鉴 ﹞少以文学才笔著称。”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四:“又问中书令 李嶠 何如?答曰:‘ 李公 有三戾:性好荣迁,憎人昇进;性好文章,憎人才笔;性好贪浊,憎人受赂。’” 清 王士禛 《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之三:“ 青莲 才笔九州横,六代淫哇总废声。”...
残客的意思:剩馀的客人。《梁书·张缵传》:“ 纘 与参掌 何敬容 意趣不协, 敬容 居权轴,宾客辐凑,有过诣 纘 者,輒距不前,曰:‘吾不能对 何敬容 残客。’”后多以指趋炎附势的人。 宋 陆游 《贫中自戏》诗:“门冷併无残客跡,家贫常读絶编书。” 清 钱谦益 《召对文华殿旋奉严旨革职待罪感恩述事》诗之四:“狂奴本自轻 侯霸 ,残客何烦对 敬容 。”...
潮平的意思:谓潮水涨至最高水位。又叫满潮。 唐 刘希夷 《江南曲》之五:“潮平见 楚 甸,天际望 维扬 。” 唐 王湾 《次北固山下》诗:“潮平两岸濶,风正一帆悬。” 唐 白居易 《松江亭携乐观渔宴宿》诗:“雁断知风急,潮平见月多。”...
朝山的意思:[释义](动)佛教徒到名山寺庙烧香参拜。 [构成]动宾式:朝|山 [例句]僧侣们将要朝山。(作谓语)...
春色的意思:◎ 春色 chūnsè(1) [spring scenery]∶春天的景色(2) [happy expression]∶指脸上的喜色...
好怀的意思:好兴致。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十:“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问子为谁歟,田父有好怀。” 宋 陈师道 《绝句》之四:“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世事相违每如此,好怀百岁几回开!” 明 高攀龙 《夏日闲居》诗:“顾此有好怀,酌酒遂陶然。”...
河梁的意思:(1).桥梁。《列子·说符》:“ 孔子 自 卫 反 鲁 ,息驾乎河梁而观焉。” 晋 陆云 《答兄平原》诗:“南津有絶济,北渚无河梁。”(2).旧题 汉 李陵 《与苏武》诗之三:“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后因以“河梁”借指送别之地。 南朝 齐 王融 《别萧谘议》诗:“徘徊将所爱,惜别在河梁。” 宋 叶适 《送宋知录》诗:“与子比邻计未疎,河梁新驾月明初。” 清 唐孙华 《偕同年吴元朗游西泾次友人韵》:“送别临河梁,暮凉怯綃縠。”...
记过的意思:[释义](动)登记过失,作为一种处分。 [构成]动宾式:记|过 [例句]给舞弊的学生记过。(作谓语)...
江上的意思:(1).江岸上。《吕氏春秋·异宝》:“﹝ 伍员 ﹞因如 吴 。过於 荆 ,至 江 上,欲涉。”《史记·伍子胥列传》:“ 吴 人怜之,为立祠於 江 上,因命曰 胥山 。” 南朝 宋 鲍照 《发后渚》诗:“ 江 上气早寒,仲秋始霜雪。” 唐 岑参 《饯王崟判官赴襄阳道》诗:“津头 习氏宅 , 江 上 夫人城 。” 沉尹默 《燕归梁》词:“江上花开趁蝶寻,拚买醉千金。”(2).江面上。《史记·伍子胥列传》:“ 伍胥 遂与 胜 独身步走,几不得脱。追者在后。至 江 , 江 上有一渔父乘船,知 伍胥 之急,乃...
今夕的意思:今晚;当晚。 晋 左思 《蜀都赋》:“乐饮今夕,一醉累月。” 唐 韩愈 《玩月喜张十八员外以王六秘书至》诗:“况当今夕圆,又以嘉客随。” 郭沫若 《落叶》:“风雨潇潇着的今夕。”...
句追的意思:拘捕查究。《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三年》:“諫官 欧阳修 言:‘近来传闻 燕度 勘鞫 滕宗谅 事,枝蔓句追,囚繫满狱,人人嗟怨,自 狄青 、 种世衡 等,并皆解体’。”...
绝顶的意思:[释义](副)极端;非常。 [构成]偏正式:绝(顶 [例句]这孩子绝顶聪明。(作状语)②(名)〈书〉最高峰。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作宾语)...
君家的意思:(1).敬词。犹贵府,您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南史·颜延之传》:“﹝ 颜延之 ﹞答曰:‘身非三公之公,又非田舍之公,又非君家阿公,何以见呼为公?’” 唐 韩愈 《醉赠张秘书》诗:“今日到君家,呼酒持劝君。”(2).敬称对方。犹您。《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嘉泰三年》:“我与君家是白翎雀,他人鸿雁耳!” 明 高明 《琵琶记·官媒议婚》:“秦楼此日招凤侣,遣妾每特来执伐,望君家殷勤肯首,早谐结髮。”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都道君家一可人,亦随儕侣问来因。”...
康乐的意思:(1).安乐。《礼记·乐记》:“嘽谐慢易繁文简节之音作,而民康乐。” 梁启超 《论进步》:“其羣治之光华美满也如彼,其人民之和亲康乐也如彼。”(2).淫乐。康,通“ 荒 ”。 汉 刘向 《说苑·权谋》:“ 中山 之俗,以昼为夜,以夜继日,男女切踦,固无休息,淫昏康乐,歌謡好悲,其主弗知恶,此亡国之风也。”(3).舞曲名。《史记·孔子世家》:“选 齐 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衣而舞《康乐》。” 司马贞 索隐引 王肃 云:“舞曲名也。”(4).指 南朝 宋 文学家 谢灵运 。《宋书·谢灵运传》:“﹝ 灵...
客儿的意思:南朝 宋 诗人 谢灵运 的小名。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卷上:“其家以子孙难得,送 灵运 於 杜治 养之。十五方还都,故名 客儿 。” 唐 温庭筠 《访知玄上人遇暴经因有赠》诗:“ 客儿 自有翻经处,江上秋来蕙草荒。” 顾嗣立 注:“ 客儿 , 谢灵运 小字。” 清 钱谦益 《桂殇》诗之二九:“不道 客儿 先短折, 八公 草木也凄其。”...
离绪的意思:惜别时的绵绵情思。 唐 温庭筠 《与友人别》诗:“薄暮牵离绪,伤春忆晤言。” 元 周孚先 《蝶恋花》词:“野草闲花,一一伤离绪。”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娇娜》:“意将弃此而西,势难復聚,因而离绪縈怀。”...
六朝的意思:[释义](1) (名)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今南京);合称六朝。六朝文。(作定语) (2) (名)泛指南北朝时期。参看〔南北朝〕。 [构成]偏正式:六(朝...
千叠的意思:犹千重。 宋 杨侃 《皇畿赋》:“冈断续以千叠,尘飞扬而四遮。” 宋 苏轼 《书王定国所藏烟江迭嶂图》诗:“江上愁心千叠山,浮空积翠如云烟。” 明 李东阳 《南巡图记》:“其上则奇峰峻岭,迴滩激瀨,人跡不能及;下则连山洪涛,千叠百折,其势若排云而降。”...
青眼的意思:[释义](名)比喻对人的喜爱或重视。 [构成]偏正式:青(眼 [反义]白眼...
山贼的意思:据山立寨或出没于山林的盗贼。《后汉书·侯霸传》:“ 霸 到,即案诛豪猾,分捕山贼,县中清静。”《宋书·谢灵运传》:“﹝ 谢灵运 ﹞尝自 始寧 南山伐木开逕,直至 临海 ,从者数百人。 临海 太守 王琇 惊骇,谓为山贼,徐知是 灵运 ,乃安。”《西湖佳话·葛岭仙迹》:“后因东南一带反了无数山贼,朝廷勅令都督 顾秘 统领大兵往讨之。” 孙中山 《建国方略·知行总论》:“上自帝王,下逮黎庶,乃至山贼海盗,无不羡仰文艺。”...
丝雨的意思:像丝一样的细雨。 唐 周彦暉 《晦日宴高氏林亭》诗:“云低上天晚,丝雨带风斜。” 明 俞国贤 《展先子墓晚归即事》诗:“罢扫春山归路迟,东风丝雨带寒吹。” 清 曹寅 《中秋西堂待月》诗:“空香浥路飘丝雨,重縠流云裹珮环。” 瞿秋白 《赤都心史》十九:“阴晴不定的天色,凄凄的丝雨,心神都为之忧黯。”...
丝丝的意思:(1).形容纤细之物。犹言一丝一丝。 唐 司空图 《灯花》诗之一:“ 蜀 柳丝丝羃画楼,窗尘满镜不梳头。” 宋 苏轼 《三月二十日开园》诗之三:“鬱鬱苍髯真道友,丝丝红蕚是乡人。” 明 文徵明 《素发》诗:“素髮丝丝不满梳,衰容览镜已非吾。” 闻一多 《红烛·李白之死》:“月儿初还在池下丝丝柳影后窥看,像沐罢的美人在玻璃窗口晾发一般。”(2).形容细微的感觉。犹一些、一点。 宋 苏轼 《江上值雪效欧阳体》诗:“江空野阔落不见,入户但觉轻丝丝。” 刘半农 《静》诗:“他俩已经麻木,不再觉得两边肋胁下...
题句的意思:(1).谓就一事一物或一文一图写上一句(或几句)话以表示自己想法。 前蜀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访僧 红叶寺 ,题句 白云房 。”(2).指题写的字句。 宋 委心子 《新编分门古今类事·谶兆门下·遐周阿环》引《青琐》:“ 李遐周 有道术, 天宝 中作题句以兆 禄山 之乱,曰:‘ 燕 市人皆去, 函关 马不归;若逢山下鬼,环上记罗衣。’”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死魂灵百图>小引》:“移译序文和每图的题句的,也是 孟十还 君的劳作;题句大概依照译本,但有数处不同,现在也不改从一律;最末一图的...
弯弯的意思:(1).弯曲貌。 唐 张籍 《樵客吟》:“日西待伴同下山,竹担弯弯向身曲。” 宋 杨万里 《竹枝歌》之六:“月子弯弯照几州,几家驩乐几家愁。”《剪灯馀话·鸾鸾传》:“弯弯柳叶愁边蹙,湛湛菱花照处顰。”《东北人民抗日歌谣选·月牙弯弯挂天边》:“月牙弯弯挂天边,抗联专打游击战。”(2).比喻歪曲、不正大。 王安友 《协作》:“ 庆山 听 徐明 净找那些弯弯情理讲,觉得有必要把问题提得高些,就严肃地说:‘大哥,你是不是不愿意接受大家的意见?’”(3).弯子。《中国民间故事选·红潭河》:“满河的绿水流到一匹山...
相识的意思:◎ 相识 xiāngshí(1) [be acquainted with each other]∶互相认识素不相识(2) [acquaintance]∶指彼此认识的人...
再来的意思:(1).再一次来。《史记·淮阴侯列传》:“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时乎时,不再来。” 明 无名氏 《鸣凤记·灯前修本》:“此去好凭三寸舌,再来不值半文钱。” 郭沫若 《喀尔美萝姑娘》:“一切都是一年前见她时的光景,而她的窗下不放着糖匣,我是成了再来的 丁令威 了。”(2).谓连续的动作或事。如:再来一盘棋。再来一碗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