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雨三首(其二)
宋末元初 · 仇远
监官州牧趣修围,里正喧呼急报饥。
店舍无烟鸡犬静,山村桃李已空枝。
店舍无烟鸡犬静,山村桃李已空枝。
注释
监官:监督官员。州牧:州一级的行政长官。
趣修围:催促修建围栏,可能指防御工事或农田围栏。
里正:乡村的小吏,负责地方事务。
喧呼:大声呼叫。
急报:紧急报告。
饥:饥饿。
店舍:店铺。
无烟:没有炊烟,表示人烟稀少。
鸡犬静:鸡犬都安静,通常表示村庄宁静。
山村:乡村。
桃李:泛指春天开花结果的果树。
已空枝:树上已经没有果实,暗示丰收季节已过。
翻译
州牧和监官催促修建围栏,乡里的官员大声报告饥饿的消息。店铺没有炊烟,鸡犬也显得安静,山村的桃树和李树已经光秃秃只剩树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的乡村景象。"监官州牧趣修围,里正喧呼急报饥"表明地方官吏忙于修缮城墙,而百姓则因为饥饿而喧哗,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民的生活困苦。"店舍无烟鸡犬静,山村桃李已空枝"则描绘了一种荒凉与萧瑟的情景,无人问津的店铺、安静无声的小村,以及被秋风吹过后失去果实的桃李树,这些都是对当时社会经济衰败和自然界凋敝的一种写照。
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凝练,通过对比手法强化了主题。例如,将官吏修围与百姓报饥相对比,突出了官民之间的矛盾;将静谧的店舍与空枝的桃李相对比,则凸显了乡村生活的萧条和失落感。
诗人通过这类对比,不仅表现了个人的悲凉情怀,也映射出整个时代的衰败和荒凉。这样的描绘手法在中国古典诗词中颇为常见,往往能够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并引起读者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