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朱子大学士一首
宋 · 苏泂
翠麓晚萧骚,无风树亦号。
官荣归若辈,诗态忆吾曹。
信有忧能死,应无酒可陶。
平生相照地,不隔半秋毫。
官荣归若辈,诗态忆吾曹。
信有忧能死,应无酒可陶。
平生相照地,不隔半秋毫。
注释
翠麓:青翠的山麓。晚:傍晚。
萧骚:轻微的声音,形容寂静或微风吹过。
无风:没有风。
树亦号:树木仿佛在呼号。
官荣:做官的人荣耀。
归若辈:归来的人群。
诗态:诗人的姿态,诗情。
忆吾曹:回忆起我们。
信:确实,的确。
忧能死:忧虑深重足以致命。
酒可陶:酒可以陶醉,此处指借酒消愁。
平生:一生。
相照地:相互理解的地方。
不隔:没有隔阂。
半秋毫:极小的距离,比喻心灵相通。
翻译
傍晚时分,翠绿的山麓传来轻微的声响,即使无风,树木也仿佛在低语。那些做官的人荣耀归来,他们的诗情逸致让我想起我们这些旧友。
确实,忧虑深重足以让人丧命,但他们似乎没有酒可以排解愁绪。
一生中相互理解的地方,即使相隔再远,心灵的距离也不会超过一丝秋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辙的作品,名为《忆朱子大学士》。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已故友人的怀念之情。
“翠麓晚萧骚,无风树亦号。”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凄凉萧瑟的秋景,翠绿的山峦在傍晚时分显得格外沉郁,即便没有风,树木也似乎在呜咽。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更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哀伤和悲凉。
“官荣归若辈,诗态忆吾曹。”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同僚、朋友的怀念。他们曾经共享荣华,如今各奔东西,诗人的心中充满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
“信有忧能死,应无酒可陶。” 这里的意思是说,如果真有烦恼到极点可以致命,那么也就没有什么酒可以消愁。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出一种悲观的情绪,对于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朋友离去的哀伤。
“平生相照地,不隔半秋毫。” 这两句则是说,即使在同一个地方生活,也不过是短暂的秋天时光。这里的“相照”指的是共同照耀或陪伴,而“不隔半秋毫”则强调了时间的短暂,连一根稻草那么细微的距离都没有。
整首诗充满了对往昔友情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诗人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悲凉和无奈。这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反思,也是对人生境遇的一种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