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朝散挽诗二首(其二)
宋 · 李廌
金马玉堂高步宜,中年遂与水云期。
太冲早擅三都赋,叔度难量万顷陂。
夜壑藏舟今孰在,白驹过隙事堪悲。
南园从此无行迹,老桧高松知未知。
太冲早擅三都赋,叔度难量万顷陂。
夜壑藏舟今孰在,白驹过隙事堪悲。
南园从此无行迹,老桧高松知未知。
注释
金马玉堂:指代显赫的官署或宫殿。中年:人生的中期阶段。
水云期:比喻隐居或淡泊的生活。
太冲:西晋文学家左思的字,这里指代他的才华。
三都赋:左思的著名作品《三都赋》。
叔度:东汉名士黄承彦的字,以其宽广的胸怀著称。
万顷陂:形容极其广阔的水面。
夜壑藏舟:形容深谷幽静,船只难以察觉。
白驹过隙:形容时间过得飞快。
南园:泛指南方的园林或作者的居所。
行迹:足迹,此处指人来人往的痕迹。
老桧高松:象征长寿和坚韧的老树。
翻译
在金马玉堂之上步步高升是适宜的,中年时就与山水云雾结下了缘分。太冲才华横溢,很早就擅长撰写三都赋,叔度的气度难以估量,如同万顷的湖泊。
夜晚的山谷如今还能隐藏船只吗?时光如白驹过隙,让人感到悲伤。
南园从此不再有行人的足迹,老桧和高松是否还记得这一切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廌所作,名为《吕朝散挽诗二首》之第二首。诗中充满了对逝去岁月的回忆和对友人的深情挽留。
“金马玉堂高步宜,中年遂与水云期。”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悠游自得的情景。“金马”、“玉堂”象征着高贵和宏伟的环境,而“高步”则表达了诗人在这种环境中的从容不迫。接着,“中年遂与水云期”暗示诗人到了中年,终于能够摆脱尘世的羁绊,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太冲早擅三都赋,叔度难量万顷陂。”这里提到的“太冲”和“叔度”都是古代文学家,他们各自在文学上有着非凡的建树。“三都赋”指的是对长安、洛阳、南京三大都城的描写,显示了诗人对这些历史文化名城的情感。然而,尽管他们的才华横溢,但面对“万顷陂”的自然景观,也显得微不足道。
“夜壑藏舟今孰在,白驹过隙事堪悲。”这两句中,“夜壑”、“白驹”都是古代诗人常用的意象。“夜壑藏舟”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物是人非,而“白驹过隙”则指的是朋友之间的情谊如同那迅速奔走的白马,通过狭窄的山口(隙),强调了友情的珍贵。诗人对往昔岁月的追念和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惆怅之情溢于言表。
“南园从此无行迹,老桧高松知未知。”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离别后的寂寞与孤独。诗人在南园中再也找不到昔日友人的足迹,只有那古老的桧树和高松仍旧守护着这个地方,似乎还记得那些已经不再存在的往事。
总体而言,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逝去时光的怀念,对于朋友情谊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叹。通过对比古代文学家的才华与大自然的宏伟,诗人展现了自己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