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南都篇赏析

南都篇

明 · 黎遂球
春泛秦淮水,秋宿莫愁湖。
金陵占王气,玉殿镇南都。
南都自是周丰镐,大江东去如环抱。
山山回首拱神京,树树垂枝临古道。
天阙平悬牛首高,栖霞隐望鸡笼晓。
体势横看列五行,光景从知涵万宝。
更识龙盘气象奇,更誇虎踞石城威。
铁锁波臣朝万里,腰回海若叩丹墀。
春潮蜿蟺蛟龙雨,晴浪云雷燕子矶。
魏文嗟天天所限,诸葛窥吴吴不移。
孙吴自昔持魏蜀,六代繁华聊自足。
岂但秦游良为常,还看晋室风成俗。
夷吾江左起功名,召伯东山品丝竹。
乌衣子弟尚清谈,玉笛郎君弄新曲。
灵和柳丝既可爱,含章梅额尤堪续。
年年梅柳满江春,苦惜前时歌舞人。
景阳楼上钟都歇,华林园内草仍新。
金莲六尺委初月,羊车小队埋芳尘。
何处新亭空有泪,何人种树不沾巾。
李白紫裘应换酒,江总青溪谁买邻。
绣衣亭可问,功德水为真。
雨花长干里,生莲前代僧。
游佚岂长策,江山宁可凭。
皇明定鼎驱□□,居然在德不在险。
渡江龙战本心服,用武长驱如席捲。
方中新卜亦相宅,旬宣教化重分陕。
九十六里天街斜,一十三门星衢转。
尧阶罗列俨神圣,禹服雍容临黻冕。
后湖图籍宝亿兆,东壁文章同万卷。
朱门金阙远相望,参差甲第诸侯王。
虎臣爪目深列出,卫士唇齿怀慨慷。
车书一统正易俗,日月大明咸觐光。
谁信贻孙终放墓,谁知燕子为肯堂。
惊传靖难师方起,汉朝七国宁堪比。
即看赤舄问成王,频愁朝服临东市。
忠臣肝胆剖十族,义士皮囊跃一匕。
贞玟影血配苌弘,苦节题诗羞柳子。
纷纷行遁继奇忠,啧啧先朝能得士。
忠义满朝犹失守,如何可大还可久。
未若三垣正北辰,长此分星望南斗。
迢迢鹅鹳列雄犀,肃肃寝陵屯细柳。
分明阁道朝衣冠,敢道官僚备刍狗。
南官北使斗豪华,看花射酒五侯家。
秋月馨香碎弦索,春灯浓澹堆屏纱。
萤光万点串楼阁,龙涎一顷泛琵琶。
阑干隔水连桥曲,舟骑看山随意过。
吴绫蜀锦称情性,汉鼎周彝来咄嗟。
佳人金钗倩脱藉,词客綵毫挥斗茶。
翡翠珊瑚渡桃叶,莺舌梅魂梦笔花。
独笑扬雄嗜奇字,提椠怀铅来即次。
草堂何用作移文,钟山招隐才微至。
献赋供覆缶,不试徒多艺。
羞同卫玠看,时从郭璞筮。
一饭子胥感,五斗先生醉。
声色太真心,社稷思远志。
愿戮神州力,何忧鉴湖赐。
豳风有咏歌,前王同乐利。
贤亲其不忘,偏安乃非计。

鉴赏

这首《南都篇》描绘了南京(古称南都)的历史地位、自然风光与人文气息,展现了其作为六朝古都的独特魅力。

开篇“春泛秦淮水,秋宿莫愁湖”,以春水泛流、秋夜宿湖的景象,勾勒出南京的四季之美。接着“金陵占王气,玉殿镇南都”则点明南京作为帝王之都的历史地位,玉殿象征着权力与尊贵。

“南都自是周丰镐,大江东去如环抱”将南京与古代的丰镐(周朝首都)相比,同时以长江的环绕,强调了南京的地理优势。接下来的“山山回首拱神京,树树垂枝临古道”描绘了南京周围山川的壮丽与树木的繁茂,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

“天阙平悬牛首高,栖霞隐望鸡笼晓”通过牛首山、栖霞山、鸡笼山等自然景观,进一步展现南京的地理风貌。而“体势横看列五行,光景从知涵万宝”则以五行学说象征南京的繁荣与丰富。

“更识龙盘气象奇,更誇虎踞石城威”中“龙盘”、“虎踞”分别指代南京的地理形势,形象地描绘了南京的雄伟与不可侵犯。接下来的“铁锁波臣朝万里,腰回海若叩丹墀”则以铁锁比喻南京的防御力量,以及对四方的影响力。

“春潮蜿蟺蛟龙雨,晴浪云雷燕子矶”描绘了南京春潮与晴浪的壮观景象,燕子矶则是南京的著名景点。随后的“魏文嗟天天所限,诸葛窥吴吴不移”则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南京战略位置的赞赏。

“孙吴自昔持魏蜀,六代繁华聊自足”回顾了南京作为六朝古都的历史,强调了其繁华与文化积淀。“岂但秦游良为常,还看晋室风成俗”则进一步强调了南京的文化传承与影响。

“夷吾江左起功名,召伯东山品丝竹”提到历史人物如管仲、召伯与南京的关联,体现了南京与人才的渊源。“乌衣子弟尚清谈,玉笛郎君弄新曲”描绘了南京文人的生活情趣。

“灵和柳丝既可爱,含章梅额尤堪续”赞美了南京的自然美景,如灵和柳、含章梅。“年年梅柳满江春,苦惜前时歌舞人”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景阳楼上钟都歇,华林园内草仍新”描绘了南京历史遗迹的现状,如景阳楼、华林园。“金莲六尺委初月,羊车小队埋芳尘”则以金莲、羊车等意象,象征着历史的变迁与文化的沉淀。

“何处新亭空有泪,何人种树不沾巾”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李白紫裘应换酒,江总青溪谁买邻”引用李白、江总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了南京的文化底蕴。

“绣衣亭可问,功德水为真”提到南京的名胜与历史人物。“雨花长干里,生莲前代僧”描绘了南京的宗教文化。“游佚岂长策,江山宁可凭”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思考。

“皇明定鼎驱□□,居然在德不在险”强调了南京作为都城的重要性在于道德而非地理位置。“渡江龙战本心服,用武长驱如席捲”回顾了南京的历史战争与统一。

“方中新卜亦相宅,旬宣教化重分陕”提到南京的建设与发展。“九十六里天街斜,一十三门星衢转”描绘了南京的城市布局。“尧阶罗列俨神圣,禹服雍容临黻冕”赞美了南京的庄严与神圣。

“后湖图籍宝亿兆,东壁文章同万卷”强调了南京的文化教育。“朱门金阙远相望,参差甲第诸侯王”描绘了南京的贵族生活。“虎臣爪目深列出,卫士唇齿怀慨慷”赞美了南京的军事力量与忠诚。

“车书一统正易俗,日月大明咸觐光”表达了对南京作为文化中心的认同。“谁信贻孙终放墓,谁知燕子为肯堂”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

“惊传靖难师方起,汉朝七国宁堪比”回顾了南京的历史事件。“即看赤舄问成王,频愁朝服临东市”引用历史故事,表达了对南京的尊重与敬畏。

“忠臣肝胆剖十族,义士皮囊跃一匕”赞扬了南京历史上的忠义之士。“贞玟影血配苌弘,苦节题诗羞柳子”表达了对南京文化的敬仰。

“纷纷行遁继奇忠,啧啧先朝能得士”强调了南京的人才辈出。“忠义满朝犹失守,如何可大还可久”表达了对历史教训的反思。

“未若三垣正北辰,长此分星望南斗”表达了对南京未来的期许。“迢迢鹅鹳列雄犀,肃肃寝陵屯细柳”描绘了南京的军事防御。

“分明阁道朝衣冠,敢道官僚备刍狗”表达了对南京政治制度的赞美。“南官北使斗豪华,看花射酒五侯家”描绘了南京的社交生活。

“秋月馨香碎弦索,春灯浓澹堆屏纱”描绘了南京的节日庆典。“萤光万点串楼阁,龙涎一顷泛琵琶”赞美了南京的音乐艺术。

“阑干隔水连桥曲,舟骑看山随意过”描绘了南京的交通与风景。“吴绫蜀锦称情性,汉鼎周彝来咄嗟”赞美了南京的手工艺品。

“佳人金钗倩脱藉,词客綵毫挥斗茶”描绘了南京的文人雅士生活。“翡翠珊瑚渡桃叶,莺舌梅魂梦笔花”赞美了南京的自然与艺术之美。

“独笑扬雄嗜奇字,提椠怀铅来即次”表达了对南京学者的敬仰。“草堂何用作移文,钟山招隐才微至”引用历史故事,表达了对南京文化的传承。

“献赋供覆缶,不试徒多艺”表达了对南京文学创作的肯定。“羞同卫玠看,时从郭璞筮”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南京文化的尊重。

“一饭子胥感,五斗先生醉”引用历史故事,表达了对南京历史人物的怀念。“声色太真心,社稷思远志”表达了对南京文化的深刻理解。

“愿戮神州力,何忧鉴湖赐”表达了对南京未来的期待。“豳风有咏歌,前王同乐利”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南京文化的传承。

“贤亲其不忘,偏安乃非计”表达了对南京历史的反思。“愿戮神州力,何忧鉴湖赐”表达了对南京未来的希望。

这首诗通过对南京历史、自然、人文的描绘,展现了南京作为六朝古都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