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伐双谷赏析

伐双谷

宋 · 苏辙
芳兰非不嘉,当门自宜锄。
矧此恶木阴,久妨长者车。
仆夫砺寻斧,告我日方除。
久持不忍意,柯条益扶疏。
植根虽云固,伐去曾须臾。
我涂虽不宽,出入自有馀。
开门听还往,并纳贤与愚。
荒秽一朝尽,来者皆虚徐。

拼音版原文

fānglánfēijiādāngménchú

shěnèyīnjiǔfángchángzhěchē

xúngàofāngchú

jiǔchírěntiáoshū

zhígēnsuīyúncéng

suīkuānchūyǒu

kāiméntīngháiwǎngbìngxián

huānghuìcháojìnláizhějiē

注释

嘉:美好。
当门:正对着门口。
恶木:不良的树木。
长者:年长有威望的人。
砺:磨砺。
除:去除。
忍意:忍耐的心意。
扶疏:枝叶繁茂。
曾:曾经。
涂:道路。
虚徐:从容不迫。

翻译

兰花并非不好,但挡在门前应当除去。
更何况这棵恶树的阴影,长久妨碍了长辈的车马。
仆人磨砺斧头,告诉我今天就要砍掉它。
我本想长久保留,但树枝越来越繁茂。
虽然根部深深扎根,但一旦砍倒,瞬间完成。
我的道路虽然不宽,但进出仍然绰绰有余。
打开门接纳来往,无论是贤能还是愚钝的人。
杂草丛生的环境一旦清除,未来来访者都将从容不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伐双谷》,诗人以兰草和恶木为喻,表达了对人才选拔的态度。首句“芳兰非不嘉”寓意贤良之士如同芬芳的兰花,品质优良;“当门自宜锄”则指出,即使在显要位置,若有不良之人也应及时清除,以免阻碍贤能者的道路。诗人通过“恶木阴”象征那些阻碍进步的人或势力,强调了去除他们的必要性。

“仆夫砺寻斧,告我日方除”描绘了果断行动的情景,仆人磨砺斧头,告知即将铲除恶木,显示出决心和执行力。“久持不忍意,柯条益扶疏”则表达了诗人长久以来的犹豫,但最终还是决定放手一搏,让树木枝叶更加疏朗,象征着人才得以自由发展。

“植根虽云固,伐去曾须臾”揭示了即使根基深厚,也必须面对变革,短暂的痛苦换来的是长远的利益。“我涂虽不宽,出入自有馀”表明道路虽然暂时狭窄,但人才流动的空间依然存在。诗人倡导开放包容,无论贤愚都能接纳,“开门听还往,并纳贤与愚”。

最后两句“荒秽一朝尽,来者皆虚徐”总结全文,意味着清除障碍后,新的局面将呈现,无论是贤能还是普通人都能在此环境中得到公正对待,展现出积极的社会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苏辙对于人才选拔和治世之道的见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