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灵隐寺遂蹑韬光径小憩金莲池上
清 · 祖之望
侵晨陟岩扃,莽莽深雾亘。
冥踏身渐高,薄曦辨樵径。
登顿不知遥,盘折非一磴。
丘壑堕渺茫,林木纷䒌靘。
繁若雨露滋,余泣珠光凝。
到寺倏晶明,入门发高兴。
何处峰飞来,俨从地底迸。
嵌空构虚无,劖刻孰梯隥。
洞府罗精灵,纵横庋几凳。
下坠忧欹倾,上支虑蹭蹬。
根留太古云,胎出鸿濛孕。
石髓胶不流,寒浆绕其胫。
遂令静者心,悠然惬清听。
相与游精蓝,禅悦方出定。
称诗略上口,事佛信匪佞。
出示香光书,云栖可互证。
沿缘得幽蹊,决计还揽胜。
野竹凌青霄,红叶缀丹磴。
曲笕细通流,修坂履移墱。
足急漫重茧,腰折乃类磬。
堪笑血肉躯,呕哕吐饾饤。
濯以清泠泉,坐来冰雪莹。
扪萝读藓碑,观鱼对水镜。
一杯候火茶,两腋清风净。
愧分伊蒲供,曾无怪石赠。
趣永澹忘归,登舟日将暝。
扬帆别山灵,后约庶可订。
冥踏身渐高,薄曦辨樵径。
登顿不知遥,盘折非一磴。
丘壑堕渺茫,林木纷䒌靘。
繁若雨露滋,余泣珠光凝。
到寺倏晶明,入门发高兴。
何处峰飞来,俨从地底迸。
嵌空构虚无,劖刻孰梯隥。
洞府罗精灵,纵横庋几凳。
下坠忧欹倾,上支虑蹭蹬。
根留太古云,胎出鸿濛孕。
石髓胶不流,寒浆绕其胫。
遂令静者心,悠然惬清听。
相与游精蓝,禅悦方出定。
称诗略上口,事佛信匪佞。
出示香光书,云栖可互证。
沿缘得幽蹊,决计还揽胜。
野竹凌青霄,红叶缀丹磴。
曲笕细通流,修坂履移墱。
足急漫重茧,腰折乃类磬。
堪笑血肉躯,呕哕吐饾饤。
濯以清泠泉,坐来冰雪莹。
扪萝读藓碑,观鱼对水镜。
一杯候火茶,两腋清风净。
愧分伊蒲供,曾无怪石赠。
趣永澹忘归,登舟日将暝。
扬帆别山灵,后约庶可订。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祖之望的《游灵隐寺遂蹑韬光径小憩金莲池上》描绘了清晨游览灵隐寺时,沿着韬光径攀登的生动景象。诗人细致地刻画了雾气弥漫、山路崎岖的环境,通过“冥踏”、“登顿”、“盘折”等词语,展现了登山过程中的艰辛与乐趣。沿途的景色变化丰富,如“丘壑”、“林木”、“繁若雨露”等,给人以视觉和心灵的滋养。
在寺中,诗人感受到一种超凡的宁静,仿佛“峰飞”而至,寺庙宛如洞府,藏有神秘的精灵。他感叹自然的鬼斧神工,同时也体验到内心的平静与禅悦。在金莲池边,诗人洗净尘埃,欣赏竹影红叶,品味清茗,观赏鱼儿,享受着清风的拂过,生活简静而惬意。
诗人在游览中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佛教的虔诚,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最后,诗人流连忘返,直到天色渐晚才乘船离去,期待着与友人再次相聚。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山水之间禅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