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前夜与秋扇和轩约赋
平居忆旧月当头,绝顶吹竽声在野。
觚不觚哉且醉之,道非道也谁知者。
一冬无雪到庭梅,自取霜毫枝上写。
词语解释
吹竽的意思:(1).吹奏竽。竽,管乐器。《战国策·齐策一》:“ 临淄 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2).谓滥竽充数。典出《韩非子·内储说上》:“ 齐宣王 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 请为王吹竽, 宣王 説之,廪食以数百人。 宣王 死, 湣王 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声律》:“若长风之过籟, 南郭 之吹竽耳。”后亦用作自谦之词。 唐 韩愈 《和席八十二韵》:“倚玉难藏拙,吹竽久混真。”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三:“某也孱资琐质,误恩偶及,亦復与吹竽之部。”...
春结的意思:春日情怀郁结。 南朝 梁元帝 《春日诗》:“春愁春自结,春结詎能申。”...
当头的意思:[释义](1) (动)正对着头;迎头。烈日当头。(作谓语) (2) (动)(事情)到了眼前;临头。困难当头。(作谓语) (3) (动)放在首位。怕字当头。(作谓语) [构成]动宾式:当|头 [例句]另见当“dànɡ”下“当头”。...
到庭的意思:◎ 到庭 dàotíng[appear in court] 当事人出席法院对与自己有关的案件的审理活动...
非道的意思:(1).不合道义;不正当的手段。《书·太甲下》:“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诸道;有言逊于汝志,必求诸非道。” 孔 传:“人以言咈违汝心,必以道义,求其意,勿拒逆之;逊,顺也。言顺汝心,必以非道察之,勿以自臧。” 宋 储泳 《祛疑说》:“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惟达理者不受非道之欺。”(2).不恰当;不适宜。《韩非子·奸劫弑臣》:“处非道之位,被众口之譖,溺於当世之言,而欲当严天子而求安,几不亦难哉!”(3).非常事故,变故。《太平广记》卷一一五引 唐 戴孚 《广异记·王乙》:“洎夜秉烛,其从悉已大酣,...
江山的意思:◎ 江山 jiāngshān[rivers and mountains;country;state power] 江河和山岭,指国家的疆土或政权江山如此多娇江山险固。——《资治通鉴》江山如画。——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绝顶的意思:[释义](副)极端;非常。 [构成]偏正式:绝(顶 [例句]这孩子绝顶聪明。(作状语)②(名)〈书〉最高峰。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作宾语)...
平居的意思:◎ 平居 píngjū[in normal times;in peacetime;everyday;usually] 平日,平素而其平居常苦于多疾。——宋· 苏轼《教战守》...
如此的意思:[释义](副)这样(表示强调或肯定某种情况)。 [构成]动宾式:如|此 [例句]如此勇敢。(作状语)...
神仙的意思:[释义](1) (名)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有超人的能力;可以超脱尘世;长生不老。 (2) (名)比喻能预料或猜透事情的人。 (3) (名)比喻逍遥自在、毫无拘束和牵挂的人。 [构成]并列式:神+仙 [反义]凡人...
霜毫的意思:(1).白色兽毛。《宋书·礼志三》:“霜毫玄文,素翮頳羽。” 明 田艺蘅 《白鹿赋》:“雪毳含辉,霜毫出浴,洁若凝冰,素如琢玉。”(2).借指白兔。 唐 元稹 《月三十韵》:“蓂叶标新朔,霜毫引细辉。” 明 徐渭 《书画兔中有一白雏》诗:“中有霜毫真逸足,腾身高入月明中。”(3).指毛笔。 元 王实甫 《丽春堂》第二折:“大人呵尚兀自高擎着玉液来酬我,你待浓蘸着霜毫敢抹谁?”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四四:“霜毫掷罢倚天寒,任作淋漓淡墨看。”(4).白色须发。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
先春的意思:(1).茶的异名。 唐 卢仝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仁风暗结珠琲瓃,先春抽出黄金芽。” 宋 沉遘 《七言赠杨乐道建茶》诗:“ 建溪 石上摘先春,万里封包数数珍。”(2).犹早春。 明 张居正 《贺瑞雪表》之一:“兆丰穰于嗣岁,啟农扈于先春。” 清 叶廷琯 《吹网录·<虞山妖乱志>撰人》:“两公以先春行,余以孟冬从。”...
在野的意思:◎ 在野 zàiyě[be out of office] 原指不在朝做官,后也指不当政在野派...
知者的意思:能了解的人;有见识的人。 唐 元稹 《琵琶歌》:“曲名《无限》知者鲜,《霓裳羽衣》偏宛转。” 宋 苏轼 《以双刀遣子由次其韵》:“作诗铭其背,以待知者看。”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七:“故余尝谓 太白 诗,谨守古人绳墨,亦步亦趋,不敢相背。至 杜陵 乃真与古人为敌,而变化不可测矣……但可为知者道,难与俗人言。”有智慧的人。《周礼·考工记序》:“知者创物,巧者述之。” 陆德明 释文:“﹝知﹞音智。”《史记·商君列传》:“愚者闇於成事,知者见於未萌。” 唐 杜甫 《贻华阳柳少府》诗:“鬱陶抱长策...
自取的意思:(1).自己招致。《孟子·离娄上》:“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庄子·齐物论》:“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已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耶?” 宋 梅尧臣 《寄永兴招讨夏太尉》诗:“二师覆败乃自取,岂是廊庙谋不臧。” 明 王守仁 《瘗旅文》:“皆尔自取,谓之何哉。”(2).谓自己取代之。《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先主 ﹞谓 亮 曰:‘君才十倍 曹丕 ,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3).自娶。《史记·伍子胥列传》:“ 秦 女絶美,王可自取,而更为太子取妇。”...
觚不觚的意思:比喻事物名实不符。语出《论语·雍也》:“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何晏 集解:“以喻为政不得其道,则不成。” 朱熹 集注:“觚,棱也;或曰酒器,或曰木简,皆器之有棱者也。不觚者,盖当时失其制而不为棱也。觚哉:觚哉!言不得为觚也。”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四分论》:“《续汉志》云:‘在天成度,在宪成日,凡三百六十五日小餘不及四分日之一,则减四分也。’是古人命度未有觚不觚,不依日而散分於各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