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杨大山游东岩韵
明 · 姚喜臣
峰回翠叠对江天,木末凭阑意渺然。
千尺阴松盘鹤盖,一声清磬起龙眠。
道人唾落九天玉,学士毫挥万斛泉。
高赋合推仙圣手,风骚还许俗为缘。
千尺阴松盘鹤盖,一声清磬起龙眠。
道人唾落九天玉,学士毫挥万斛泉。
高赋合推仙圣手,风骚还许俗为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首联“峰回翠叠对江天,木末凭阑意渺然”以峰峦叠翠、江天一色的壮美景致开篇,引出诗人凭栏远眺时的悠远思绪。接着,“千尺阴松盘鹤盖,一声清磬起龙眠”两句,将视线聚焦于山林间,千尺之松如鹤盖般挺立,清磬声唤醒了沉睡的龙,动静结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生机勃勃的氛围。
“道人唾落九天玉,学士毫挥万斛泉”则转向对人物的描写,道人吐出的仿佛是来自九天的美玉,学士挥毫如同倾泻万斛泉水,形象地表现了文人雅士的才华横溢。最后,“高赋合推仙圣手,风骚还许俗为缘”表达了对诗人创作的高度评价,认为其作品堪比仙圣之手,不仅为文人墨客所欣赏,也为世俗之人所喜爱,体现了作品的广泛影响力和艺术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自然美的欣赏和对艺术创作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们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