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省衣
宋 · 张继先
衣服贵适宜,冬裘与夏葛。
眷兹修行人,初不事精洁。
轻纱并丽帛,样新价亦别。
每缣数千钱,拙工乱裁截。
些小未称身,中心已不悦。
曾知有贫者,冬夏皆皮裂。
眷兹修行人,初不事精洁。
轻纱并丽帛,样新价亦别。
每缣数千钱,拙工乱裁截。
些小未称身,中心已不悦。
曾知有贫者,冬夏皆皮裂。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冬裘:冬季皮衣。夏葛:夏季轻薄布料。
修行人:修行者。
精洁:精细清洁。
轻纱:轻薄纱。
丽帛:华丽绸缎。
样新:样式新颖。
价亦别:价格不同。
缣:细绢。
数千钱:价值几千钱。
拙工:粗糙工匠。
乱裁截:随意剪裁。
些小:稍微。
称身:合身。
中心:内心。
不悦:不高兴。
贫者:穷人。
皮裂:皮肤破裂。
翻译
衣物应适度,冬天穿皮袄夏天用葛布。修行人看重内心,对外表并不追求精细洁净。
轻薄的纱和华丽的绸,样式新颖价格也各异。
每匹细绢价值数千钱,粗糙的手艺随意剪裁。
尺寸稍有不合身,心里就感到不快。
我曾听说贫穷的人,冬夏都忍受着皮肤开裂的痛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比鲜明的人生境遇。开篇“衣服贵适宜,冬裘与夏葛”两句,讲述了衣物的贵贱应季节而变化,既有冬日的温暖裘袄,也有夏时的凉爽轻布。这反映出诗人对于生活品质的关注和审美。
接着“眷兹修行人,初不事精洁”两句,则转向内心修为之人的态度,他们最初并不追求外在的华丽与干净。这里表达了一种超脱物欲、崇尚简约的心境。
然而,“轻纱并丽帛,样新价亦别”几句,又回到现实生活中衣着的多样性和价值差异,每一件衣物都有不同的价格和装饰。这是对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一种描绘,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于物质享受的不同追求。
“每缣数千钱,拙工乱裁截”两句,则描写了一种奢侈浪费的情形,每一匹布都价值连城,但却被不精通针线的人随意裁剪,这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对财富的挥霍,也隐含着一种对这种行为的批评。
“些小未称身,中心已不悦”几句,则转向个人情感的体验,即便是有些许不合身的衣物,也已经让人心生不满。这表明了诗人对于生活品质的挑剔和对完美的追求。
最后,“曾知有贫者,冬夏皆皮裂”两句,则是一个强烈的对比。与上述奢侈浪费的情形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那些贫穷的人们,不论冬夏,他们的衣物都已经破烂,以至于皮肤都能看见。这是对社会不平等的一种控诉,同时也是对生活困苦者的深刻同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了不同阶层、不同心态下的人们对于衣着的态度和境遇,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观察以及内心世界的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