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其二)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半照蓬窗夜,离忧黯未央。
雪凝双泪冷,烟吐一心长。
光外无明月,愁边有玉觞。
芙蓉那用树,寸寸是春阳。
雪凝双泪冷,烟吐一心长。
光外无明月,愁边有玉觞。
芙蓉那用树,寸寸是春阳。
鉴赏
此诗《烛(其二)》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烛光下的孤寂与深沉的情感世界。
首句“半照蓬窗夜”,以“半照”二字巧妙地描绘出烛光在夜晚仅能照亮蓬窗一角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幽暗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接着,“离忧黯未央”一句直接点明主题——离别的忧伤无尽无休,为整首诗定下了情感基调。
“雪凝双泪冷,烟吐一心长”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烛泪比作凝结的雪花,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同时“冷”字不仅指温度,也暗示了内心的寒冷与悲凉。而“烟吐一心长”则以烟雾比喻内心的情感,形象地表现了情感的绵延不绝。
“光外无明月,愁边有玉觞”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孤独与愁绪的主题。在烛光之外,没有明亮的月光,只有杯中的酒,象征着诗人独自面对的愁苦与寂寞。这里的“玉觞”不仅指酒杯,更蕴含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无奈。
最后,“芙蓉那用树,寸寸是春阳”一句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命温暖的向往。即使不需要实体的树木,每一寸土地都充满了春天的阳光,寓意着即便在最艰难的时刻,心中仍怀有希望与温暖。
整首诗通过烛光这一意象,深刻地表达了诗人面对离别与孤独时的复杂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厚的情感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