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允崇(其二)
明 · 庄昶
霸桥驴子是谁骖,不信诗成活水庵。
人有伏羲还我否,天将坤卦与公谈。
一几未泄梅先露,万里交辉月不惭。
天地断分南与北,如何看北自成南。
人有伏羲还我否,天将坤卦与公谈。
一几未泄梅先露,万里交辉月不惭。
天地断分南与北,如何看北自成南。
鉴赏
这首诗以问答形式展开,充满了哲理意味和深沉的思考。诗人通过“霸桥驴子”这一形象引入话题,似乎在探讨创作与灵感的关系,即“诗成活水庵”,暗示诗歌如同活水般源源不断,激发了对创作本质的追问。
接着,“人有伏羲还我否,天将坤卦与公谈”两句,运用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概念,伏羲是传说中的创世神,而坤卦则是八卦之一,象征大地。这里可能是在探讨人类与自然、宇宙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体与整体、创造者与被创造物之间的互动。
“一几未泄梅先露,万里交辉月不惭”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探讨。一“几”(几案)未完全显露时,梅花已悄然绽放,象征着事物的发展往往早于表面显现;而“万里交辉月不惭”,则表达了即使在广阔的天地间,月亮也能以其光辉照亮一切,不因环境而自卑,寓意着内在的光明与自信。
最后,“天地断分南与北,如何看北自成南”这两句,以地理方位的相对性为喻,提出了一种超越常规视角的思考方式。在不同的参照系中,看似对立的概念可以相互转化,强调了视角的重要性以及万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哲学观点。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宇宙、人性的深刻洞察,也体现了其独特的哲学思考和审美追求,是一首富有启发性和哲理性较强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