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志十首(其二)
宋 · 刘克庄
拥万貔貅佩玉麟,内防天堑外边尘。
昔尝以处范韩老,今奈何可许史亲。
孤士但知怒螳臂,先皇不罪批龙鳞。
此身只合山阴住,长作陵边洒扫人。
昔尝以处范韩老,今奈何可许史亲。
孤士但知怒螳臂,先皇不罪批龙鳞。
此身只合山阴住,长作陵边洒扫人。
翻译
拥有众多英勇将士,佩戴玉麟作为标志,内部防范如天堑,外部抵挡外敌尘烟。过去他们曾保护范韩这样的老臣,如今怎能让史姓之人亲近呢?
孤独的战士只知道愤怒地对抗强敌,先皇不会责怪他们触犯权威。
我此生只愿在山阴之地居住,长久地成为陵墓旁的清扫者。
注释
貔貅:古代传说中的猛兽,象征勇猛和吉祥。玉麟:玉质的麒麟,象征尊贵和忠诚。
范韩老:范、韩指历史上的贤臣,泛指德高望重的人。
史亲:史姓之人,可能指特定的政治人物。
孤士:孤独的战士,形容坚守立场的人。
批龙鳞:比喻触犯君王或权威。
山阴:古地名,这里可能指隐居之处。
陵边洒扫人:陵墓旁的守墓人,暗示平淡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刘克庄所作,属于其《耆志十首》的第二首。诗中充满了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担忧,以及个人的无力感。
“拥万貔貅佩玉麟”,这里借用了古代帝王穿戴珍贵服饰的形象,来形容诗人内心的高洁与坚守。"内防天堑外边尘"则表达了一种自我约束和对外部污秽的排斥。
接着,“昔尝以处范韩老”,这里提到了历史上有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如范仲淹、韩愈等,他们曾经在诗人心中占据了崇高的地位。"今奈何可许史亲"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政治的失望,觉得无法再像过去那样信任和依赖某些政治人物。
"孤士但知怒螳臂"中的“孤士”指的是无依无靠、独自一人坚持正义之士,而“怒螳臂”则是比喻孤立无援的样子。"先皇不罪批龙鳞"这里的“先皇”可能是指过去的贤明君主,而“批龙鳞”则是一种无法触及或批评高深莫测事物的形象。
最后,“此身只合山阴住,长作陵边洒扫人”,诗人表达了想要远离尘世,隐居山中,只为了能够守护先人的陵墓,不愿意再参与现实世界的纷争。
整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表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当时社会政治的失望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