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赠张先生赏析

赠张先生

宋 · 范仲淹
应是少微星,又云严君平。
浩歌七十馀,未尝识戈兵。
康宁福已大,清静道自生。
邈与神仙期,不犯宠辱惊。
读易梦周公,大得天地情。
养志学浮丘,久鍊日月精。
寿存金石性,啸作鸾凤声。
阴德不形言,一一在幽明。
何当换金骨,五云朝玉京。
有客淳且狂,少小爱功名。
非谓钟鼎重,非谓箪瓢轻。
素闻前哲道,欲向圣朝行。
风尘三十六,未作万人英。
乃闻头角者,五神长战争。
祸福有倚伏,富贵多亏盈。
金门不乏隽,白云宜退耕。
人间有嵩华,栖之比蓬瀛。
芝田春蔼蔼,玉涧昼铮铮。
峰峦多秀色,杉桂一何清。
月壑认瑶池,花岩列锦城。
朱铉冉冉奏,金醴迟迟倾。
相劝绮季徒,颓玉信纵横。
此乐不寻常,何苦事浮荣。
愿师先觉者,远远濯吾缨。

拼音版原文

yìngshìshǎowēixīngyòuyúnyánjūnpíng

hàoshíwèichángshíbīng

kāngníngqīngjìngdàoshēng

miǎoshénxiānfànchǒngjīng

mèngzhōugōngtiānqíng

yǎngzhìxuéqiūjiǔliànyuèjīng

寿shòucúnjīnshíxìngxiàozuòluánfèngshēng

yīnxíngyánzàiyōumíng

dānghuànjīnyúncháojīng

yǒuchúnqiěkuángshǎoxiǎoàigōngmíng

fēiwèizhōngdǐngzhòngfēiwèidānpiáoqīng

wénqiánzhédàoxiàngshèngcháoxíng

fēngchénsānshíliùwèizuòwànrényīng

nǎiwéntóujiǎozhěshénchángzhànzhēng

huòyǒuguìduōkuīyíng

jīnménguǎnjùnbáiyún退tuìgēng

rénjiānyǒusōnghuázhīpéngyíng

zhītiánchūnǎiǎirùnhuàzhēngzhēng

fēngluánduōxiùshānguìqīng

yuèrènyáochíhuāyánlièjǐnchéng

zhūxiánrǎnrǎnzòujīnchíchíqīng

xiāngquàntuíxìnzònghéng

xúnchángshìróng

yuànshīxiānjuézhěyuǎnyuǎnzhuóyīng

注释

少微星:古代星宿之一,象征隐士。
严君平:汉代隐士,以卜筮闻名。
戈兵:兵器,象征战争。
康宁:身体健康,安宁。
清静:清心寡欲,无为而治。
淳且狂:淳朴而狂放。
风尘:比喻世事变迁,人生经历。
头角者:指有才华或野心的人。
五神:古人认为头部有五种神灵,象征内心冲突。
金门:皇宫的代称,比喻朝廷。
绮季:古代对朋友的尊称。
颓玉:形容放纵自我,不拘小节。
濯吾缨:清洗我的帽子,象征摆脱尘世束缚。

翻译

这是说的少微星,也有人称他为严君平。
他高歌七十多年,从未接触过兵器。
他的健康和安宁已经很大,清静无为的生活之道自然产生。
他期待与神仙相会,不受荣辱所动。
研读《易经》时梦见周公,深深理解了天地之情。
他学习浮丘的修养,修炼日月精华。
他的寿命如同金石般坚硬,啸声如鸾凤般清脆。
他的善行不张扬,默默存在于暗处和明处。
何时能换得仙骨,乘坐五彩祥云朝拜玉京。
有一位淳朴而狂放的客人,从小热爱功名。
他并非看重权位,也不轻视贫贱。
他听说过前贤之道,想在圣明的时代施展抱负。
历经世间风尘三十六变,但他并未成为万人景仰的英雄。
听说那些出人头地的人,内心常有五神间的争斗。
祸福相依,富贵有盈亏。
朝廷中人才济济,他更适合隐居白云之下耕读。
人间有如嵩山华山般的美景,足以媲美仙境。
芝草繁茂的田野,玉涧清澈,白天也能听到泉水声。
山峰秀丽,松桂清雅。
月谷仿佛瑶池,花岩排列如锦绣之城。
朱红色的乐器缓缓演奏,金色的美酒慢慢斟满。
我们劝告绮季这样的朋友,放下束缚,随心所欲。
这种快乐非同寻常,何必追求世俗的浮华。
希望跟随先知的导师,远离尘世,洗净我的尘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赠给张先生的一首诗,表达了对张先生的敬仰和对其超然人世、追求清静无为生活的赞赏。诗中提到张先生像古代的少微星或严君平,年逾七十仍能高歌自乐,不沾染世俗的争斗。他深得易经之道,修养身心,如神仙般超脱,不为荣辱所动。他向往易理中的天地至理,效仿浮丘仙人修炼,期望有朝一日能羽化登仙。

诗中还描绘了张先生隐居之处的仙境般的环境,如嵩华山的蓬瀛仙境,芝田玉涧的清幽,以及月壑花岩的美景。在这里,张先生的生活如同奏鸣朱铉、品酌金醴,与朋友纵情谈笑,超脱于俗世的纷扰。诗人劝告那些热衷功名的人,不如学习张先生的淡泊,远离尘嚣,享受自然的宁静。

最后,诗人祝愿张先生能保持清醒,远离尘世的束缚,过上超凡脱俗的生活,体现了对高尚人格的推崇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理想生活的赞美和对道德修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