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云居佛印禅师
宋 · 彭汝砺
江湖范蠡扁舟上,巾履维摩丈室中。
每爱师如莲出水,却嗟予作鸟窥笼。
每爱师如莲出水,却嗟予作鸟窥笼。
鉴赏
这首诗以江湖与扁舟起兴,描绘了范蠡乘舟于江湖之上,与维摩丈室中的禅师形成对比,表达了对禅师的崇敬之情。诗人自比为一只困于笼中的鸟,无法像莲花般自由自在地生长,隐喻了自己在世俗束缚中的无奈与向往自由的心境。
“江湖范蠡扁舟上”,开篇即以历史人物范蠡乘舟于江湖之上,象征着自由与超脱,引人遐想。范蠡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商人,他功成身退,泛舟五湖,体现了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巾履维摩丈室中”,接着将视角转向禅宗大师维摩诘,他在丈室中修行,以巾履象征其简朴的生活态度和内心的宁静。维摩诘是佛教中著名的菩萨,以其智慧和慈悲著称,常被用来比喻高深的修行者。
“每爱师如莲出水”,诗人表达了对维摩诘大师的深深敬仰,将大师比作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象征其高尚纯洁的品格和超凡脱俗的智慧。
“却嗟予作鸟窥笼”,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如同一只困在笼中的鸟,无法像莲花那样自由生长,也无法像大师那样超脱世俗,表达了对自由与超脱的渴望以及对自己现状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范蠡与维摩诘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以及对自己身处世俗束缚之中的感慨。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