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闻赛神鼓
宋 · 王洋
坎坎丰年鼓,鳞鳞赛社人。
神宽陟降礼,情取笑言真。
掩豆豚肩薄,分馀福斝频。
灵坛本宜夜,考鼓已疏津。
神宽陟降礼,情取笑言真。
掩豆豚肩薄,分馀福斝频。
灵坛本宜夜,考鼓已疏津。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坎坎:形容鼓声密集。丰年:丰收之年。
鳞鳞:形容人群密集。
赛社人:参加社日活动的人们。
神宽:神明的宽容。
陟降:升天和下降,指祭祀活动。
礼:礼仪。
情取:情感流露。
笑言真:真诚的交谈。
掩豆豚:分享豆子和猪肉。
肩薄:肩并肩,指多人一起。
分馀福:分享剩余的福气。
斝频:频频举杯。
灵坛:神坛。
宜夜:适合夜晚。
考鼓:庆祝的鼓声。
疏津:稀疏,减少。
翻译
丰收之年鼓声喧闹,人们如鱼鳞般簇拥参加社日活动。神明宽容,祭祀时礼仪严谨,情感交流真诚无伪。
分享祭祀后剩下的食物,频频举杯传递祝福。
神坛本应夜晚热闹,但庆祝鼓声已经稀疏起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夜晚的赛神活动,通过对细节的生动描述,展现了古人对于神灵的崇拜和庆典活动的热闹景象。
"坎坎丰年鼓,鳞鳞赛社人。" 开篇便以鼓声和聚集的人群为画面,设定了一种喜庆的氛围。"坎坎"形容鼓声,"鳞鳞"则是对众人聚集的描写,用词精准,生动传神。
"神宽陟降礼,情取笑言真。" 这两句表现了人们对于神灵的虔诚与尊敬,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情绪。"神宽"可能指的是神灵对人的宽容,而"陟降礼"则是指祭祀活动中的礼节,通过这种仪式来表达对神的敬意。
"掩豆豚肩薄,分馀福斝频。" 这两句描写了人们在庆典中分享食品和饮品,以及祈求神灵赐福的情景。"掩豆"可能是指一种食品的准备,而"豚肩"则是对其质地的描述。"分馀"则意味着将幸运与祝福分发给在场的人们。
"灵坛本宜夜,考鼓已疏津。" 最后两句则描绘了夜晚的灵坛和考试用的鼓声。"灵坛本宜夜"可能是在强调这种活动最适合于夜间进行,而"考鼓已疏津"则是说考试已经通过了某种仪式或步骤,"疏津"在这里可能意味着一种解脱或完成。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细节的刻画,成功地将读者带入到了一个充满敬畏、庆祝与祥和氛围的古代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