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听琴图为周易题赏析

听琴图为周易题

元末明初 · 刘永之
韦带筠冠白氎衣,龙唇鹤足轸文犀。
试看十指风泉绕,曲里时闻乌夜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听琴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位身着韦带、筠冠、白氎衣的雅士,手持龙唇鹤足轸文犀的琴,沉浸在音乐的世界中。琴声如风泉绕指,时而清脆悦耳,时而低回婉转,仿佛在曲中传来乌夜的啼鸣,增添了几分幽深与神秘。整首诗通过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听琴者与音乐之间的情感交流,以及音乐所蕴含的深邃意境。

词语解释

龙唇的意思:琴唇的美称。或说琴唇以龙为饰者。 唐 王绩 《答冯子华处士书》:“自作素琴一张,云其材是 嶧 阳孤桐也。近携以相过,安軫立柱,龙脣凤翮,实与常琴不同。” 唐 孟浩然 《听郑五愔弹琴》诗:“半酣下衫袖,拂拭龙脣琴。”《文选·嵇康<琴赋>》“爰有龙凤之象,古人之形” 唐 吕向 注:“琴有龙脣、凤足。” 宋 陈旸 《乐书·琴制》:“龙脣者,声所由出也。”...

试看的意思:试着看看;且看。 唐 韩愈 《盆池》诗之五:“且待夜深明月去,试看涵泳几多星。” 元 康进之 《李逵负荆》第一折:“俺绰起这桃花瓣儿来,我试看咱,好红红的桃花瓣儿。”...

十指的意思:(1).十个手指。《荀子·强国》:“拔戟加乎首,则十指不辞断。” 唐 元稹 《苦乐相倚曲》诗:“古来苦乐之相倚,近於掌上之十指。”(2).借指双手。《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元年》:“新朝百战方得 河 南,乃对功臣举手云:‘吾於十指上得天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丁前溪》:“自若去后,次日即有车徒齎送布帛菽粟……又婢十指,为妾驱使。”(3).指十个足趾。详“ 十指仓 ”。(4).十个要旨。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十指》:“《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之文,天下之大,事变之博,无不有也。虽然,大略之要...

韦带的意思:古代平民或未仕者所系的无饰的皮带。《汉书·贾山传》:“布衣韦带之士,修身於内,成名於外。” 颜师古 注:“言贫贱之人也。韦带,以单韦为带,无饰也。”《后汉书·周磐传》:“居贫养母,俭薄不充。尝诵《诗》至《汝坟》之卒章,慨然而叹,乃解韦带,就孝廉之举。” 李贤 注:“以韦皮为带,未仕之服也,求仕则服革带,故解之。” 唐 司空图 《复安南碑》:“韦带诸生,埏鎔贱质。”...

文犀的意思:有纹理的犀角。《国语·吴语》:“建肥胡,奉文犀之渠。” 韦昭 注:“文犀,犀之有文理者。”《后汉书·马援传》:“及卒后,有上书譖之者,以为前所载还,皆明珠文犀。” 明 刘基 《次韵和石末公》之一:“文犀亦有通灵角,天上龙彲尽可攖。”...

乌夜啼的意思:(1).乐府清商曲辞《西曲歌》名。《旧唐书·音乐志二》:“《乌夜啼》, 宋 临川王 义庆 所作也。 元嘉 十七年,徙 彭城王 义康 於 豫章 。 义庆 时为 江州 ,至镇,相见而哭,为帝所怪,徵还宅,大惧。妓妾夜闻乌啼声,扣斋閤云:‘明日应有赦。’其年更为 南兗州 刺史,作此歌……今所传歌似非 义庆 本旨。”又为琴曲名,即《乌夜啼引》,与《西曲歌》义同事异。(2).琴曲名,即《乌夜啼引》。与《西曲歌》义同事异。《乐府诗集·琴曲歌辞四·乌夜啼引》引 唐 李勉 《琴说》:“《乌夜啼》者, 何晏 之女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