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事有感四首(其二)
明 · 张应申
南原失利忌书频,请室初收误国臣。
轻甲未能航日本,重兵犹喜宿天津。
军声夜掷波涛壮,阵气寒生岱岳新。
安得老成赵充国,分屯坐拟净征尘。
轻甲未能航日本,重兵犹喜宿天津。
军声夜掷波涛壮,阵气寒生岱岳新。
安得老成赵充国,分屯坐拟净征尘。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应申对东事的感慨之作,通过对比南原失利与室初收的局势,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忧虑。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战争的激烈与残酷。
首联“南原失利忌书频,请室初收误国臣”以“南原失利”与“室初收”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战争的失败与和平的开始,同时也暗指了决策失误对国家的影响。这里“书频”与“误国臣”相呼应,强调了错误决策的严重后果。
颔联“轻甲未能航日本,重兵犹喜宿天津”则进一步描绘了战争的不同阶段。前句“轻甲未能航日本”可能是指轻装部队未能成功进攻日本,后句“重兵犹喜宿天津”则可能表示主力部队在天津驻扎,准备应对可能的战事。这一联通过对比轻重装备的使用,反映了战争策略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颈联“军声夜掷波涛壮,阵气寒生岱岳新”运用了壮丽的自然景象来比喻战争的激烈与紧张。夜晚的军声如同波涛般壮阔,而阵地上弥漫的寒气仿佛新生的岱岳,形象地描绘了战场上的肃杀气氛。
尾联“安得老成赵充国,分屯坐拟净征尘”表达了诗人对于像赵充国这样的老成谋士的渴望,希望他们能帮助稳定局势,结束战争,恢复和平。赵充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以其智慧和经验著称,此处借以表达对贤才的期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战争场景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平的深切渴望以及对正确决策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