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新及第赴同年会
唐 · 李远
曾攀芳桂英,处处共君行。
今日杏园宴,当时天乐声。
柳浓堪系马,花上未藏莺。
满座皆仙侣,同年别有情。
今日杏园宴,当时天乐声。
柳浓堪系马,花上未藏莺。
满座皆仙侣,同年别有情。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曾:曾经。攀:采摘。
芳桂英:芳香的桂花枝。
处处:各处。
共:一起。
杏园宴:杏花盛开的宴会。
当时:那时。
天乐声:天籁般的音乐声。
柳浓:柳树茂密。
系马:拴住马匹。
花上:花朵上。
藏莺:隐藏黄莺。
满座:满座的宾客。
仙侣:仙人般的伴侣。
同年:同一年龄。
别有情:别有一番深情。
翻译
曾经攀折过芳香的桂花枝,与你一同走过许多地方。今日在杏花盛开的园林中设宴,那时还回响着天籁般的音乐声。
柳树茂密可以拴住马匹,花朵上还没有隐藏起黄莺的歌声。
满座宾客都像是仙人伴侣,同一年龄的朋友别有一番深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欢快的宴席场景,充满了对友情和美好时光的赞美。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流畅,是一首典型的唐代宴饮诗。
“曾攀芳桂英,处处共君行。” 这两句通过攀折花枝、漫步于桂林之中,表达了与友人共同享受美好时光的情景。这里的“君”指的是同年或朋友,用“共君行”强调了彼此之间的深厚情谊。
“今日杏园宴,当时天乐声。”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场在杏园举办的宴会,宴席上回荡着天籁之音,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这里的“当时”表明了宴席是在一个特定的美好时刻进行的。
“柳浓堪系马,花上未藏莺。” 这两句通过描绘柳树下系着马匹、花间鸟儿嬉戏的情景,展现了一种生机勃勃的自然画卷。这里的“堪”字用得恰到好处,既形象地描述了细长的柳条,又体现了诗人的细腻情感。
“满座皆仙侣,同年别有情。” 最后两句则强调了宴席上的宾客都是诗人心目中的“仙侣”,表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的情谊。这里的“同年”指的是与诗人年龄相仿、志趣相投之人,而“别有情”则深化了这种情谊,令人感受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致的描写和浓郁的情感,展现了唐代文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他们在宴席上所共享的深厚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