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重题陈汉卿贫亦好斋赏析

重题陈汉卿贫亦好斋

宋 · 许及之
古人重安贫,未若贫而乐。
岂不爱膏粱,顾乃嗜藜藿。
我闻首阳饿,荣名千驷怍。
况乃陋巷子,箪瓢殊不恶。
刀头得几何,蜗角战方虐。
以兹悟生理,贫中始澹泊。
陈侯清时英,廊庙宜著脚。
圭窦势岂容,贫斋意聊托。
苍生方饥渴,未可云盘礴。
且来禄万钟,脱粟躬自薄。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许及之作,名为《重题陈汉卿贫亦好斋》。诗中探讨了对贫穷的不同态度和价值观。

诗的前半部分提到古人重视安贫,但不如在贫穷中寻找乐趣。诗人指出,人们或许喜爱丰盛的食物,但更倾向于食用粗粮。他引用了首阳山的典故,说明了荣华富贵与贫穷之间的相对价值。接着,诗人通过“刀头得几何”和“蜗角战方虐”的比喻,强调了物质追求的无尽欲望和贫富差距的残酷现实。

后半部分转向对陈汉卿的描述,称其为“清时英”,暗示陈汉卿在当时是一个杰出的人物,适合在朝廷中担任要职。然而,诗中也表达了对陈汉卿选择贫居的赞赏,认为他在贫寒中找到了满足感。最后,诗人提出,虽然陈汉卿可能拥有高官厚禄,但他依然坚持简朴的生活方式,体现了他对物质的淡泊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隐喻,探讨了贫穷与快乐、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在面对社会压力时的选择。它既是对陈汉卿生活态度的赞美,也是对当时社会价值观的一种反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