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送三兄
唐 · 白居易
少年曾管二千兵,昼听笙歌夜斫营。
自反丘园头尽白,每逢旗鼓眼犹明。
杭州暮醉连床卧,吴郡春游并马行。
自愧阿连官职慢,只教兄作使君兄。
自反丘园头尽白,每逢旗鼓眼犹明。
杭州暮醉连床卧,吴郡春游并马行。
自愧阿连官职慢,只教兄作使君兄。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少年:指青年时期。管:统领。
二千兵:泛指众多士兵。
昼听:白天听。
笙歌:泛指音乐。
斫营:规划、建设军营。
丘园:代指田园生活。
头尽白:头发全白,形容年老。
旗鼓:旗帜和鼓,古代战争中的信号。
眼犹明:眼睛依然炯炯有神。
杭州:地名,古代的杭州。
连床卧:与人共榻而眠,形容关系亲密。
吴郡:地名,今江苏苏州一带。
春游:春天出游。
并马行:骑马并行。
阿连:诗人自谦之词,指自己。
官职慢:官职低微。
使君兄:使君是对刺史的尊称,这里指诗人的兄长。
翻译
年轻时曾经统领两千兵马,白天欣赏音乐夜晚规划军营。年老归隐田园头发已白,但每当看到旗帜鼓角眼睛仍明亮。
在杭州时醉酒与人共榻而眠,吴郡春游时与人并马同行。
我惭愧自己官职低微,只能让兄长做刺史这样的大官。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奉送三兄》。通过这短暂而充满力量的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往昔英勇岁月的回忆,以及对于现实生活中兄弟情谊的深厚表达。
"少年曾管二千兵,昼听笙歌夜斫营。" 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年轻时期的军事生涯,那时候他统领两千士兵,在白天里伴随着军中乐声,夜晚则是攻破敌营的英勇场景。这里展现了诗人年轻时的雄才大略。
"自反丘园头尽白, 每逢旗鼓眼犹明。" 随后,这两句转而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对往昔岁月的回望。当诗人退隐至家乡的丘园,头发已经全白,但每当听到军中的旗帜与战鼓声响,他的眼中依然闪烁着当年的明亮。这两句流露出的是时间带来的沧桑巨变以及对过往勇猛生涯的怀念。
"杭州暮醉连床卧,吴郡春游并马行。" 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杭州夜晚饮酒至酣醉,沉睡于连床之上;而在吴郡春天时,则与兄弟并骑马行走的温馨场景。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享受,同时也透露出他对于家庭和亲情的珍视。
"自愧阿连官职慢, 只教兄作使君兄。"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自谦之意,他觉得自己在仕途上的进展缓慢,而希望他的兄弟能够成为尊贵的使臣。这不仅是对兄弟的期望,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亲情深厚的情感投入。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回忆过去、现实生活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勾勒出了一个充满力量与温情的人生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