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三用韵(其五)赏析

三用韵(其五)

宋末元初 · 杨公远
夜凉清似水,凄切只蛩吟。
唤起离人思,催残懒妇心。
敲梧风淅淅,筛竹月沈沈。
颢气微茫里,依稀见远林。

注释

夜凉:夜晚的凉意。
清似水:如同清水一样清澈。
凄切:凄凉。
蛩吟:蟋蟀的叫声。
离人:离别的人。
思:思绪。
催残:使...更加愁苦。
懒妇:慵懒的妇人。
敲梧:风吹过梧桐。
淅淅:沙沙声。
筛竹:月光穿过竹叶。
沈沈:沉寂。
颢气:迷茫的夜色。
依稀:隐约。
远林:远处的树林。

翻译

夜晚的凉意如同清水般清澈,只有凄凉的蟋蟀声在低吟。
这声音唤醒了离别之人的心绪,也使慵懒的妇人心情更加愁苦。
风吹过梧桐,发出沙沙声,月光穿过竹叶,显得沉寂而深沉。
在这迷茫的夜色中,隐约可见远处的树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静谧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声响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的离愁和寂寞之情。

"夜凉清似水,凄切只蛩吟。" 这两句以鲜明的比喻和生动的拟声词,捕捉到了秋夜特有的凉意和蟋蟀鸣叫的声音。"清似水"形象地传达了夜晚的凉爽,仿佛可以触摸得到,而"凄切只蛩吟"则通过对蛩声的描绘,表现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情感。

"唤起离人思,催残懒妇心。"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秋夜的声音唤醒了他对于远方亲人或是已逝去之人的思念,同时也加剧了家中妻子因等待而产生的怠慢与忧虑。

"敲梧风淅淅,筛竹月沈沈。" 这两句则更加深化了秋夜的氛围。"敲梧风"和"筛竹月"都是极富表现力的描写,它们不仅传递出秋风的呼啸声和竹叶在月光下的摇曳,还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视觉的体验。

"颢气微茫里,依稀见远林。"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心灵之旅,他似乎感觉到了那看不见摸不着的风,以及它在遥远树林间穿梭的模糊轮廓。这既表现了自然界秋天特有的氛围,也象征着诗人内心对于远方或过去事物的朦胧记忆和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切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