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古若之上人
宋 · 王之道
滟潭澄碧见师心,我欲穷源何处寻。
万壑松风酬夜讽,一犁花雨发春吟。
不妨契阔三年别,却得留连数日阴。
竹外小桃开也未,灵云应已久披襟。
万壑松风酬夜讽,一犁花雨发春吟。
不妨契阔三年别,却得留连数日阴。
竹外小桃开也未,灵云应已久披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滟潭:清澈的池塘。澄碧:清澈明亮。
师心:老师的内心世界。
穷源:追寻源头。
何处:哪里。
万壑:无数山谷。
松风:松树间的风声。
夜讽:夜晚的朗诵。
一犁花雨:犁耕时下的花雨。
春吟:春天的诗歌。
契阔:离别和重逢。
三年别:三年的分别。
留连:依恋,逗留。
数日阴:几天的相聚时光。
竹外:竹林之外。
小桃:小桃花。
开也未:是否已经开放。
灵云:可能指代仙子或高人。
披襟:敞开胸怀。
翻译
清澈的池塘映照出老师的内心,我想追寻知识的源头在哪里。夜晚的山谷松涛回应着我的朗诵,春天的犁耕花雨激发了我的诗情。
短暂的三年分别不算什么,反而能有几天的相聚时光。
竹林外的小桃花开了吗?我想灵云仙子应该早就敞开心扉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欲寻找师傅心境的场景。"滟潭澄碧见师心"表达了诗人对清澈水面中映射出的自然之美以及对师傅内心世界的向往和尊敬。接着的"我欲穷源何处寻"则表现出诗人对知识渊源的探求与追寻。
"万壑松风酬夜讽"描绘了一个在深山中,伴随着松风,在夜晚吟诵经典或文学作品的情景。"一犁花雨发春吟"则是诗人在春天的花雨中驾起牛车,感受自然之美并吟咏诗篇。
"不妨契阔三年别"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久别,而"却得留连数日阴"则说明尽管时间短暂,但也珍惜能够相聚的时光。最后两句"竹外小桃开也未,灵云应已久披襟"描写了一幅春天景象,小桃尚未盛开,而灵云(可能指某个人的名字或是对远方山峦的美好称呼)已经穿上了薄纱衣物,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暖和季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绘,以及对师傅、朋友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文化追求与情感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