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咏罗浮(其二)赏析

咏罗浮(其二)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四百三十二儿孙,上界飞云势并尊。
浮岳不将罗岳去,白云长锁洞天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罗浮山的壮丽景象与神秘氛围。诗人以“四百三十二儿孙”开篇,巧妙地将罗浮山的众多峰峦比作子孙,形象地展现了罗浮山的雄伟与繁复。接着,“上界飞云势并尊”一句,通过飞云与山峦并列,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仿佛山与云同处仙境,相得益彰。

“浮岳不将罗岳去”中的“浮岳”与“罗岳”形成对比,强调了罗浮山的独特地位,它如同浮在云海之上的巍峨之岳,独立于世,不随波逐流。这不仅赞美了罗浮山的自然之美,也暗含了对山中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精神的追求。

最后,“白云长锁洞天门”一句,以白云象征着守护与隔绝,洞天门则寓意着神秘与幽静的所在。这一句不仅描绘了罗浮山云雾缭绕、幽深莫测的景象,更寄托了诗人对于远离尘嚣、心灵归宿的渴望。整首诗通过对罗浮山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叹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