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竹寄李广(其二)
明 · 杨士奇
劲节虚心碧玉竿,凌霜傲雪拂云端。
纤尘不到清阴下,最称溪南隐者看。
纤尘不到清阴下,最称溪南隐者看。
鉴赏
这首诗以“题竹寄李广(其二)”为题,由明代诗人杨士奇所作。诗中描绘了竹子坚韧不拔、高洁脱俗的形象,表达了对竹子品格的赞美和对友人的深情寄寓。
首句“劲节虚心碧玉竿”,以“碧玉竿”比喻竹子,既形象地描绘了竹子的翠绿色泽,又暗喻其坚贞不屈的品质。这里的“劲节”不仅指竹子的挺拔之姿,也象征着诗人所赞美的坚韧精神。“虚心”二字则进一步强调了竹子谦逊内敛的特质,与后文的“清阴”相呼应,营造出一种清幽雅致的氛围。
次句“凌霜傲雪拂云端”,通过“凌霜”、“傲雪”两个词组,生动展现了竹子在严冬季节依然挺立的姿态,不畏严寒,不屈不挠。而“拂云端”则进一步夸张了竹子的高度和气势,使其形象更加高大、超凡脱俗。
第三句“纤尘不到清阴下”,将竹林的环境描绘得极为清幽,暗示了竹子生长的环境纯净无染,同时也象征着竹子品格的高洁。这里的“纤尘”不仅指微小的灰尘,更寓意着世俗的纷扰和尘世的污浊,而“清阴”则代表了竹林中的宁静与清凉,是诗人理想中的避世之所。
最后一句“最称溪南隐者看”,点明了诗的主题——向隐居溪南的友人李广寄寓此诗。诗人通过赞美竹子的品格,表达了对李广高洁志趣的认同和向往,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憧憬。这句话不仅深化了主题,还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竹子形象的描绘,不仅赞美了竹子坚韧高洁的品格,还寄托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高远的人生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