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后寄龙门张明府
明 · 李之世
停云在何处,渺渺天一隅。
龙门百尺浪,高高不可踰。
欲附长风翼,路远不我需。
忼慨临江干,我怀正郁纡。
古人感知己,不惜捐其躯。
平生国士心,欲报将焉如。
愿言流景铄,千秋竹帛垂。
缄书托来鸿,聊以蔽余思。
龙门百尺浪,高高不可踰。
欲附长风翼,路远不我需。
忼慨临江干,我怀正郁纡。
古人感知己,不惜捐其躯。
平生国士心,欲报将焉如。
愿言流景铄,千秋竹帛垂。
缄书托来鸿,聊以蔽余思。
鉴赏
这首诗《别后寄龙门张明府》是明代诗人李之世所作,通过描绘壮阔的自然景象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理想与抱负的追求。
首句“停云在何处,渺渺天一隅”以“停云”起兴,象征离别之情,同时以“渺渺天一隅”描绘出云雾缭绕、天地相接的辽阔景象,营造出一种空灵而深远的意境。接着,“龙门百尺浪,高高不可踰”则以龙门的壮丽景象为背景,比喻友情的深厚与难以逾越,同时也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情感的深厚与坚不可摧。
“欲附长风翼,路远不我需”表达了诗人渴望借助长风之力,跨越遥远的距离,与友人相聚的心愿。然而,“忼慨临江干,我怀正郁纡”又揭示了诗人面对现实的无奈与内心的愁绪,展现出一种矛盾的情感状态。
“古人感知己,不惜捐其躯”引用古人为了知音不惜牺牲自我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真正知己的渴望与敬仰,同时也暗含了对友情价值的深刻认识。接下来,“平生国士心,欲报将焉如”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于自己作为国家之士,如何回报国家与社会的思考与困惑,体现了其对社会责任感的强烈意识。
最后,“愿言流景铄,千秋竹帛垂”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言行能够像璀璨的星河一样,照亮历史的长河,留下不朽的印记。而“缄书托来鸿,聊以蔽余思”则是诗人通过书信寄托思念,以期传达自己复杂而深沉的情感,同时也暗示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向往,也反映了其对个人理想与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