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为左氏诸孤托钵赏析

为左氏诸孤托钵

明 · 释函可
见说遗经那可凭,敝籯残帙恨层层。
修文独取多愁客,乞食还馀未死僧。
众口共餐朋友泪,游魂孤照法王灯。
明知一粒须弥重,坐视饥号自不能。

鉴赏

这首诗《为左氏诸孤托钵》是明代释函可所作。诗中表达了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感慨,以及对贫苦众生的深切同情。

首句“见说遗经那可凭”,诗人感叹于世间的道德准则和传统经典似乎已难以成为人们行为的指南。接着,“敝籯残帙恨层层”描绘了书籍的破旧与残缺,暗喻知识的流失与文化的衰败,引发深深的遗憾之情。

“修文独取多愁客,乞食还馀未死僧”两句,通过对比文人与僧侣的生活状态,揭示出社会阶层的不公与人性的复杂。文人虽才华横溢却常怀愁绪,而僧侣虽生活清贫但尚存生机,形成鲜明对比。

“众口共餐朋友泪,游魂孤照法王灯”则进一步描绘了社会的冷漠与孤独。众人面对困境时,往往选择漠视或逃避,朋友之间的泪水只能独自承受;而法王之灯虽照亮了灵魂的归宿,但对于那些游离的灵魂而言,仍是孤独的存在。

最后,“明知一粒须弥重,坐视饥号自不能”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深刻洞察与无奈。即使知道一颗米粒的价值如同须弥山一样重大,但在饥饿面前,人们却无法伸出援手,体现了人性的局限与社会的冷漠。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描绘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间疾苦的深切关怀和对社会公正的渴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