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雨止复用前韵赏析

雨止复用前韵

宋 · 王十朋
水枯秧老农欲雨,麦黄桑绿蚕欲晴。
一朝大霈满四泽,云收雾扫天还清。
曰旸曰雨岂人力,圣德仰荷吾君明。
庙堂况无痴宰相,不怕泥泞妨牛行。
布谷催耕最知务,鸣鸠呼妇殊有情。
平原出水云吐日,阴阳得所无战争。
明日阳光照临足,今日阳乌已先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从干旱到雨水充沛的自然变化过程,以及对这种变化的感慨与期待。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业社会中雨水对于庄稼生长的重要性,以及人们对于雨水的期盼之情。

首句“水枯秧老农欲雨”,形象地描绘了干旱时节,农田干涸,秧苗枯萎,农民们渴望雨水降临的情景。接着,“麦黄桑绿蚕欲晴”一句,通过麦田金黄、桑叶翠绿、蚕儿即将成熟的情景,反衬出农民对晴朗天气的期待。

“一朝大霈满四泽,云收雾扫天还清”描述了雨水如约而至,滋润了大地,清新的空气和蓝天白云重新出现的景象。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君主圣明的颂扬,认为是君主的德政带来了这场甘霖。

“曰旸曰雨岂人力,圣德仰荷吾君明”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现象与君主德行之间的联系,认为是君主的德行感召了天降甘霖。接下来,“庙堂况无痴宰相,不怕泥泞妨牛行”则表达了对当时政治状况的担忧,希望朝廷能有一位明智的宰相,避免因道路泥泞影响农业生产。

“布谷催耕最知务,鸣鸠呼妇殊有情”通过布谷鸟催促农民耕作和鸣鸠呼唤妻子的情景,展现了农事的紧迫性和家庭生活的温馨。最后,“平原出水云吐日,阴阳得所无战争”表达了对和平与和谐的向往,希望自然界的阴阳调和能够带来社会的安宁。

“明日阳光照临足,今日阳乌已先浴”则是对次日阳光明媚的展望,预示着雨水之后将迎来晴朗的好天气,为农民的劳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变化,也蕴含了对农业社会生活、君主德政、家庭情感以及和平和谐社会的深刻思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