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怆怀身世感赋赏析

怆怀身世感赋

清 · 洪繻
东坡三十九,已悼劳生半。
陆机四十年,亦起逝者叹!我更逾三秋,微尘与绁绊。
出处无可言,沈沦不胜怨!历历数游踪,爪泥真汗漫。
北过荷兰城,南登延平观。
航海三、四回,不离闽海岸。
东望山阻深,西归海中断。
功名等云烟,科第失风汉。
岁岁秋风生,空作去来雁。
春雨长安花,无由走马看。
偶歌梁甫吟,时鼓稽康锻。
冷食闭门齑,热谢因人爨。
万卷当百城,频年惟伏案。
气尽处笼鹰,身是栖篱鴳。
嗟嗟长夜中,不能得一旦!身世方沈湮,时世忽危乱。
海岛早沧桑,瀛洲大麋烂。
干戈似猬毛,民庶纷鲁窜。
诗书既焚烧,衣冠亦涂炭。
耆旧半云流,朋侪又雨散。
世异人已非,星移物复换。
顾我贱头颅,奈何蒙此难!忽忽栖山中,悠悠吟泽畔。

鉴赏

这首诗名为《怆怀身世感赋》,是清代诗人洪繻所作。诗中以深沉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对个人命运、时代变迁以及人生无常的感慨。

开篇“东坡三十九,已悼劳生半。陆机四十年,亦起逝者叹!”以苏轼和陆机的年龄为引子,感叹人生的短暂与劳苦。接着“我更逾三秋,微尘与绁绊。”诗人自述,自己已度过三个秋天,生活琐事束缚着身心。以下“出处无可言,沈沦不胜怨!”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与不满。

“历历数游踪,爪泥真汗漫。”诗人回忆过往的行迹,感叹时光流逝,岁月如梦。“北过荷兰城,南登延平观。”描述了诗人游历的足迹,“航海三、四回,不离闽海岸。”则点明了其活动范围主要在福建沿海一带。

“东望山阻深,西归海中断。”写出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困惑,“功名等云烟,科第失风汉。”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漠与对科举制度的失望。“岁岁秋风生,空作去来雁。”以雁群的迁徙比喻自己的漂泊不定,“春雨长安花,无由走马看。”则表达了对长安繁华景象的向往却无法实现的遗憾。

“偶歌梁甫吟,时鼓稽康锻。”诗人通过吟唱古人的诗歌和锻打铁器,寻求心灵的慰藉,“冷食闭门齑,热谢因人爨。”描述了生活的简朴与孤独,“万卷当百城,频年惟伏案。”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与长时间埋头读书的生活状态。

“气尽处笼鹰,身是栖篱鴳。”诗人以笼中的鹰和篱笆上的鴳自比,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与现实的束缚,“嗟嗟长夜中,不能得一旦!”感叹于生活的艰辛与时间的漫长。

“身世方沈湮,时世忽危乱。”诗人感慨于个人命运与时代的动荡,“海岛早沧桑,瀛洲大麋烂。”描述了社会环境的变迁,“干戈似猬毛,民庶纷鲁窜。”反映了战争的残酷与人民的苦难,“诗书既焚烧,衣冠亦涂炭。”表达了对文化破坏与社会动荡的痛心,“耆旧半云流,朋侪又雨散。”描述了老友离散、朋友分离的场景,“世异人已非,星移物复换。”感叹于世事变化之快,“顾我贱头颅,奈何蒙此难!”表达了对自身命运的无奈与痛苦。

最后“忽忽栖山中,悠悠吟泽畔。”诗人选择隐居山林,以诗歌寄托情感,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解脱。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个人经历、时代背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命运、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