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邢刍父赴漕试盖予以牒逊之
宋 · 苏泂
长江我之愁,倒岳推不去。
琴瑟有凄怨,居室等行路。
十三出从师,三十兹无成。
向来为何事,投老悲秋萤。
堂堂文翰场,攘臂君甚武。
丈夫贵高谊,我得宁在汝。
达官总遗恨,所乐才妻儿。
君堂有夫人,禄养当以时。
吴山青入天,江水流到海。
才难叹先圣,战伐偶今代。
四序看迭移,南薰已西风。
天命不可为,往哉及其锋。
琴瑟有凄怨,居室等行路。
十三出从师,三十兹无成。
向来为何事,投老悲秋萤。
堂堂文翰场,攘臂君甚武。
丈夫贵高谊,我得宁在汝。
达官总遗恨,所乐才妻儿。
君堂有夫人,禄养当以时。
吴山青入天,江水流到海。
才难叹先圣,战伐偶今代。
四序看迭移,南薰已西风。
天命不可为,往哉及其锋。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愁:忧虑。倒岳:比喻难以消除的困扰。
凄怨:悲伤、哀怨。
行路:行走,比喻生活艰难。
投老:到了老年。
攘臂:挥舞手臂,表示决心或勇气。
高谊:高尚的情谊。
遗恨:遗憾。
南薰:南方的暖风。
天命:命运。
锋:锋芒,指行动或时机。
翻译
长江的忧虑,如同山岳难以推翻。琴瑟演奏出哀怨的旋律,居住之处仿佛行走在路上。
十三岁出门求学,三十载却无所建树。
一直以来,我究竟为何事奔波,垂暮之年只剩悲秋的萤火虫。
文人墨客的殿堂,你挥舞着手臂显得如此英勇。
男子汉贵在高尚情谊,我宁可不在你身边。
达官显贵常留遗憾,他们只在乎妻儿的快乐。
你的厅堂有夫人,应按时给予俸禄和关爱。
吴山翠绿直插云霄,江水滔滔流向大海。
感叹才华难得,战争似乎成了当今常态。
四季更替,南风已变为秋风。
天命无法违抗,去吧,趁年轻时奋力一搏。
鉴赏
这首诗作于宋代,作者是苏轼的侄子苏泂。诗中通过对长江的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忧虑和个人的无奈感受,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科举之路的艰辛和个人抱负未能实现的悲哀。
"长江我之愁,倒岳推不去。" 开篇即以长江比喻心中的忧愁,但这种忧愁如同倒悬的高山无法推移。
"琴瑟有凄怨,居室等行路。" 此句通过琴瑟(古代两种乐器)发出凄凉的声音来形容家中亦是离别之情,每一步都充满了离愁。
"十三出从师,三十兹无成。" 诗人自述自十三岁就离开家庭跟随老师学习,但到三十岁依然没有什么成就。
"向来为何事,投老悲秋萤。" 这里表达了对过去努力方向的迷茫和对未来无限憾事的感慨,以及对年华流逝、人生易老的悲哀。
接下来的几句 "堂堂文翰场,攘臂君甚武。丈夫贵高谊,我得宁在汝。达官总遗恨,所乐才妻儿。" 描述了诗人的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以及对家庭生活的向往。
最后几句 "君堂有夫人,禄养当以时。吴山青入天,江水流到海。才难叹先圣,战伐偶今代。四序看迭移,南薰已西风。天命不可为,往哉及其锋。" 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面对不可抗力时的无奈与顺应。
这首诗通过多个层面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忧国忧民,个人抱负未能实现,以及对家庭和生活的渴望。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历史变迁、天命不可抗拒的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