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法云
宋 · 陆游
放船三家村,进棹十字港。
云山互吞吐,水草遥莽苍。
沙鸥下拍拍,野鹜浮两两。
萧骚菰蒲中,小艇时来往。
匡山如香炉,蓝水似车辋。
梦魂不可到,于此寄遐想。
瘦僧迎寺门,为我扫方丈。
指似北窗凉,此味愧专享。
我笑谢主人,聊可倚拄杖。
吾庐已清绝,敢取鱼熊掌。
云山互吞吐,水草遥莽苍。
沙鸥下拍拍,野鹜浮两两。
萧骚菰蒲中,小艇时来往。
匡山如香炉,蓝水似车辋。
梦魂不可到,于此寄遐想。
瘦僧迎寺门,为我扫方丈。
指似北窗凉,此味愧专享。
我笑谢主人,聊可倚拄杖。
吾庐已清绝,敢取鱼熊掌。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放船:停船。三家村:村庄名。
进棹:划桨进入。
十字港:形状呈十字的港口。
吞吐:云山忽隐忽现。
莽苍:辽阔而苍茫。
沙鸥:海鸥。
野鹜:野鸭。
萧骚:形容声音嘈杂。
菰蒲:水生植物。
匡山:地名,可能指庐山。
蓝水:蓝色的水面。
遐想:遥远的想象。
方丈:禅房。
北窗凉:北边窗户透出的凉意。
鱼熊掌:比喻珍贵的食物。
翻译
把船停靠在三家村,驶入十字港。云雾缭绕的山峦起伏变幻,水草丛生一片苍茫。
沙鸥成群落下,野鸭成双浮游。
在芦苇丛中传来沙沙声,小舟不时穿行其中。
匡山像香炉般耸立,蓝水如同车轮的边缘。
梦中难以抵达这样的美景,只能在此寄托遥远的想象。
瘦削的僧人打开寺门,为我清扫禅房。
他指着北窗透出的清凉,说这份宁静我独自享受有愧。
我笑着向主人致谢,这景色足够让我倚杖欣赏。
我的居所已足够清静,怎敢奢求更珍贵的鱼熊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游法云》,描绘了诗人乘船游览三家村和十字港的景象。他细致地刻画了山水云雾的变幻,水草的辽阔,以及沙鸥、野鹜在湖中的活动,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诗人将匡山比作香炉,蓝水比作车辋,表达了对美景的向往和内心的遐想。
在法云寺,诗人遇见了一位瘦削的僧人,僧人热情地打扫寺门并邀请他品尝清凉的北窗风味,诗人深感自己未能独享这份清静,略带自谦。他表示自己的居所虽然简朴,但已足够清幽,无意追求世俗的奢华。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热爱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