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陈庭藻赴天申燕诗二首(其一)
宋 · 王之望
绍兴圣主垂衣裳,倬然文治昭天章。
已闻华封祝尧帝,岂但畏垒歌庚桑。
千秋此日纪佳节,万岁群臣称寿觞。
帘前宫扇交翡翠,仗下宝马屯飞黄。
昭容引仪近日月,御史执法严风霜。
九宾无哗胪句肃,剑佩俨雅趋侯王。
一声鸣跸传朱辇,千官赐宴趋文昌。
湛露尊罍均渥泽,薰风弦管迓休祥。
浩唱充庭云不动,繁花压帽春风光。
可怜欢声正四合,不觉暮色来苍苍。
轩驺散去九衢闹,朝衣醉沥馀淋浪。
小臣病著不能起,但听广乐风声长。
已闻华封祝尧帝,岂但畏垒歌庚桑。
千秋此日纪佳节,万岁群臣称寿觞。
帘前宫扇交翡翠,仗下宝马屯飞黄。
昭容引仪近日月,御史执法严风霜。
九宾无哗胪句肃,剑佩俨雅趋侯王。
一声鸣跸传朱辇,千官赐宴趋文昌。
湛露尊罍均渥泽,薰风弦管迓休祥。
浩唱充庭云不动,繁花压帽春风光。
可怜欢声正四合,不觉暮色来苍苍。
轩驺散去九衢闹,朝衣醉沥馀淋浪。
小臣病著不能起,但听广乐风声长。
注释
垂衣裳:指帝王无为而治。倬然:明显、显著的样子。
华封祝:古代祝颂之辞,比喻极高的赞誉。
畏垒歌:对仁政的歌颂。
九宾:古代外交接待的最高礼节。
剑佩:剑和佩饰,象征威严。
湛露:美酒。
薰风:温暖的春风。
浩唱:宏大的歌声。
暮色:傍晚的天色。
轩驺:驾车的侍从。
广乐:宏大欢快的音乐。
翻译
绍兴年间,圣主治理国家,文治武功显赫。不仅有华封三祝的盛誉,更有敬畏仁政的歌颂。
千秋今日,庆祝佳节,群臣举杯祝寿。
宫殿前,宫扇翠绿如翡翠,骏马列队如飞黄。
昭容引领礼仪,如同日月照耀,御史执法公正严明。
朝会庄重,九宾静默,剑佩整齐,臣子们恭敬地走向王侯。
皇帝出行,鸣鞭声中,群臣在文昌宫接受盛宴。
美酒佳肴,恩泽普降,音乐奏响,迎接吉祥。
歌声回荡,庭院静寂,繁花似锦,春光满园。
欢乐之声四溢,却未觉夜幕降临。
车驾离去,街头巷尾热闹非凡,官员们衣衫微湿。
我病弱无法起身,只能聆听宫廷音乐的悠扬。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皇帝盛大场面的宫廷诗。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庄重、华丽的氛围,体现了皇权的威严和文治的光辉。
"绍兴圣主垂衣裳,倬然文治昭天章" 一句,就设定了整个诗篇的基调,表明这是一个圣明君主的时代,衣裳和文治都是对其德才的写照。
接下来,"已闻华封祝尧帝,岂但畏垒歌庚桑" 这两句,通过古代传说中的神话故事来强调皇帝的地位,是天选之人,受到上天的加冕和民众的敬仰。
中间部分 "千秋此日纪佳节,万岁群臣称寿觞。帘前宫扇交翡翠,仗下宝马屯飞黄" 描绘了一个盛大的庆典场景,皇帝与百官共同祝颂国泰民安的景象。
后续 "昭容引仪近日月,御史执法严风霜。九宾无哗胪句肃,剑佩俨雅趋侯王" 等句,则突出了皇室的礼仪之严谨和法律之严峻,以及朝臣们对于君主的尊崇。
诗的最后部分 "浩唱充庭云不动,繁花压帽春风光。可怜欢声正四合,不觉暮色来苍苍" 描述了一个宴席上的热闹场景,但也透露出了一丝哀愁,因为即使是这样的喜庆时刻,也无法挽留时间的流逝。
整首诗通过对皇帝及其宫廷活动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君主及朝政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了诗人对时间易逝和人生短暂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