霁雪图
明 · 王洪
云封山峤寒不开,白雪散乱随风来。
萧萧茅屋读书处,一夜化作琼瑶台。
望中可是襄阳客,驴背吟诗傲寒色。
兴来何用作推敲,佳句惊人陡然得。
灞桥薄暮犹未还,水声激激天风寒。
后来作者谁可攀,空馀胜事留人间。
萧萧茅屋读书处,一夜化作琼瑶台。
望中可是襄阳客,驴背吟诗傲寒色。
兴来何用作推敲,佳句惊人陡然得。
灞桥薄暮犹未还,水声激激天风寒。
后来作者谁可攀,空馀胜事留人间。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洪的《霁雪图》描绘了一幅冬日山居的画面。首句“云封山峤寒不开”,以云雾缭绕的山峦象征冬日的严寒,暗示雪景的封闭与静谧。接着,“白雪散乱随风来”形象地写出雪花飘洒的动态美,仿佛是随意而下的琼瑶,为山间增添了几分诗意。
“萧萧茅屋读书处,一夜化作琼瑶台”描绘了读书人在简陋的茅屋里,沉浸在书的世界,而窗外的雪景仿佛将小屋变成了洁白无瑕的仙境。“一夜化作琼瑶台”不仅写出雪的厚重,也寓言了读书人的心境转变,如琼瑶般纯净。
后两句“望中可是襄阳客,驴背吟诗傲寒色”借襄阳客的形象,表达出诗人在雪中骑驴吟诗的豪放与不畏严寒的气概,以及创作灵感在瞬间迸发的惊喜。“兴来何用作推敲,佳句惊人陡然得”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在自然景色激发下,灵感突发,佳句涌现的情境。
最后,“灞桥薄暮犹未还,水声激激天风寒”以傍晚的灞桥和寒冷的天风为背景,渲染出一种孤寂而深远的意境。诗人感叹后世难以再有这样的人物和事迹,只留下这美好的画面供后人欣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冬日雪景的壮丽,以及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诗意生活,表达了对文人墨客才情的赞美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